“國家衛生城市”是泉城濟南的“金字招牌”。“創衛不易,守衛更難。”濟南正用永不歇腳的韌勁、久久為功的定力、滴水石穿的毅力,踏石留印、抓鐵有痕,善始善終、善作善成,讓這塊“金字招牌”更加閃亮。8月13日,從濟南市衛生健康委獲悉,全國愛衛會日前下發的《全國愛衛會關于2019年國家衛生城市(區)和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復審結果的通報》中,濟南成為全國愛衛會通報表揚的唯一省會城市。
全國愛衛會專家組認為,濟南市不僅以優異的成績高分通過復審重新確認為國家衛生城市,并且在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方面成效顯著,在全國愛衛會剛剛命名的國家衛生鄉鎮(縣城)中,濟南市有9個鄉鎮(縣城)上榜。今年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我市更是充分發揮愛國衛生運動的統籌協調作用,抓整治、優環境,抓設施、強基礎,抓習慣、促健康,有效改善了環境衛生狀況,降低了健康風險,建立健全了長效管理機制,鞏固了復審成果。
持續擦亮國家衛生城市“金字招牌”
道路井然通暢,門前一塵不染,空氣清新宜人,市民健康文明,醫療服務方便可及,越來越多的便民設施,讓每位市民心頭感受到陣陣暖流……如今,行走在泉城,耳畔歡聲笑語,滿目其樂融融的景象,一座“城在綠中、水在城中、人在畫中、山水相映”的國家衛生城市正向著幸福奔跑,見證著濟南的精彩蝶變。
愛國衛生運動的內容與時俱進、不斷豐富,擦亮國家衛生城市這塊“金字招牌”是其中最重要的抓手。濟南的復審之路,由全市上下奮力躬耕而鋪就。為了打贏這場復審攻堅戰,所有的濟南市民動起來了!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平均每天5000多人奮戰在迎審工作崗位上,有近100萬人次參與“創衛爭先鋒”“全民大掃除”等活動。
濟南從市到區到街道再到社區、街路,實行各級領導層層包、層層保的網格化工作責任制,狠抓健康教育、控煙禁煙、“八小”行業衛生監督、醫療機構公共服務、病媒生物防制“五個提升”工作專項工作達標……“反復抓、抓反復,立體式、無縫隙、全覆蓋”的督查模式,為鞏固整改成果、防止問題反彈奠定了堅實基礎。奔跑中的濟南將“初心為民、團結拼搏、勇擔使命、敢于爭先”16字的“創衛精神”發揮到極致,融入城市血脈,點亮城市靈魂,擦亮了國家衛生城市“金字招牌”。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他指出,“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推進城鄉環境整治,完善公共衛生設施,提倡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結合疫情防控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不是簡單的清掃衛生,而需要從人居環境、飲食習慣、社會心理健康、公共衛生設施等多個方面開展工作;推廣普及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增進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凝聚“愛衛同行”的不竭動力
最近,濟南市民崔女士發現,全家人的生活習慣在悄然變化:年逾七旬的父母,從不愿意戴口罩到當選“愛衛同行”宣傳員;一下班就不愛動的丈夫,每天在微信鍛煉群里“打卡”;兒子女兒也懂得了勤洗手。今年6月4日,濟南市衛生健康委、市文明辦聯合起草的《濟南市民衛生健康公約》正式發布,倡導傳播自尊自信、樂觀向上的健康文明新風尚。“出門佩戴口罩、垃圾分類投放、保持社交距離、看病網上預約、推廣分餐公筷……這些靜悄悄的變化,成為濟南百姓生活的一抹亮色。
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濟南市預防性、日常性、終末消毒消殺工作始終處于實戰狀態,消殺消毒面積達到78163萬平方米,清除垃圾38.3萬噸,累計出動1010884人次,檢查規范各類市場204097個;利用各種宣傳形式,在全市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家庭保“衛”戰,引導群眾科學防疫,養成文明衛生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市直11個部門聯合制發通知,以“防疫有我,愛衛同行”為主題動員各級力量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改善城鄉環境衛生,建立“大健康”觀念;推進全域衛生創建工作,今年力爭實現省級衛生縣城全覆蓋;制定《健康濟南行動實施意見》,啟動15個專項行動,持續保持國家衛生城市成果,建立健全國家衛生城市長效機制。我市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戰斗,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人民戰爭。愛國衛生運動正用潤物細無聲的力量為戰勝疫情提供不竭動力!”
“講衛生是一種健康習慣,更是一種愛國力量”這種理念已為越來越多濟南人所認可,成為康養濟南建設最靚麗的底色。“聽得見泉水叮咚,看得見一城山色”,這個積淀了4600年文明史的古老泉城,已然帶著新的夢想,腳步越發從容自信、堅定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