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企業如何實現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發展的創新動力在哪里?鋼鐵企業如何做到與城市融合發展?10月26日,品牌化不銹鋼產業與城市生態融合發展高端論壇在萊蕪區舉行。
本屆論壇由中國智庫高端人才工作專項小組辦公室、中國金屬學會、山東省科協、萊蕪區政府聯合主辦。論壇聚焦區域經濟發展、鋼鐵產業政策、綠色制造、智能制造、生態城市鋼廠發展、工業固廢處理的方法和路徑,為行業創新升級、區域經濟提升和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與服務。論壇由山東泰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等共同承辦。原冶金工業部副部長,鋼鐵研究總院名譽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殷瑞鈺等冶金行業專家應邀出席論壇并作主題演講。省智庫高端人才、相關行業的專家學者200余人參加。
殷瑞鈺院士作了題為“關于鋼鐵工業產品品牌化的思考”的報告,指出,中國鋼鐵工業應在戰略反思的基礎上,清醒地認識到面臨的三大約束:資源-能源約束、環境-生態約束、市場-品牌約束,理清發展過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方面,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高遠的戰略目標作為引導,適應新常態,正視困難、保持定力,找準方向、途徑,調整發展思路,積極推動新冶金學學科體系的構建。
中國特鋼企業協會不銹鋼分會會長劉復興說,泰山鋼鐵外請高水平專家、內努力踐行,實實在在實施高質量發展戰略,思路和舉措為全行業提供了經驗和典范。相信此論壇的成果不僅僅有益山東,對全行業乃至全國也有重要意義。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李平分別作了報告。與會專家們還深入探討了冶金技術,并圍繞鋼企如何進一步加快綠色發展步伐、推進產城融合、提升高質量發展水平進行了交流。
作為中國企業500強的泰山鋼鐵有限公司,是全國最具競爭力的400系不銹鋼生產基地,產品正不斷加快向高端加工、智能制造方向邁進的步伐,2019年完成銷售收入430億元。董事長王永勝介紹,泰山鋼鐵作為典型的城市鋼鐵企業,正按照冶金流程學理念,在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的有序運行上取得了顯著成效。自發電率達到75%,城市供暖超過200萬平方米,推進了鋼鐵企業與城市的耦合發展,最大限度發揮鋼廠的城市功能,為城市和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萊蕪區委副書記、區長秦蕾表示,萊蕪區將準確把握不銹鋼產業發展趨勢,打造綠色化、智能化、品牌化400系不銹鋼產業集群,促進產業與城市融合發展,努力把不銹鋼產業做大做強,共同推動萊蕪區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