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上午,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保稅展示展銷試點啟動儀式在漢峪金谷互聯網大廈舉行。該展銷中心在全國首創“一物一碼”模式,不但能減輕企業的資金占用壓力,更能顯著降低進口商品價格,讓消費者得實惠。
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鏈上自貿”保稅展示展銷平臺系統以“構建數字全球柔性供應鏈、促進國內國際市場雙循環”為創新主旨,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管委會與濟南海關、濟南綜保區管委會、浪潮集團聯手打造,首個展銷中心由跨境電商領域龍頭企業山東山左控股集團負責運營。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促進消費,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自由貿易試驗區作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高地,是鏈接“雙循環”的重要平臺和關鍵節點,也是推動國際循環的主陣地。開展“鏈上自貿”保稅展示展銷試點,打造永不落幕的進博會,是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滿足市民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一次具體實踐和大膽嘗試。
保稅功能與制度創新疊加
“鏈上自貿”保稅展示展銷平臺系統充分發揮海關監管創新和自貿制度創新優勢,利用浪潮集團QID碼區塊鏈、物聯網技術,構建以“貨物出區(高級認證企業)免擔保、一物一碼可追溯、展示商品可退回、交易消費才繳稅”為特色的全流程保稅監管創新模式,打通國內國際雙循環關鍵節點,探索貿易轉型升級的“濟南路徑”。
據悉,該系統采用高級認證企業免除擔保、一般信用企業“一天擔保、月度循環”等方式,最大程度降低企業資金占壓。通過實施AI監控和全程追蹤的管理模式,實現“無感”過卡、“無感”通關,滿足保稅展示交易企業24小時辦理業務的時效要求,讓海關監管更容易、企業運營更省錢、消費者購買更放心。
平臺的QID碼技術可實現“萬物賦碼、一物一碼”,把過程數據寫入區塊鏈,實現全過程數據采集和信息展示,對商品實時跟蹤、運行監測、安全控制,最大程度防范監管風險,確保稅收安全。
進口商品將更加優惠好買
在展銷中心看到,消費者只需用手機掃一掃就能登錄平臺,接著掃描一下心儀商品的二維碼,立刻可以瀏覽商品的所有上鏈信息,包括價格、經營企業、保稅單號、進境時間、物流過程等。通過“一物一碼”跟蹤商品的全生命周期,讓消費者買得放心。
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管委會副主任郭依坤表示,過去進口商品的保稅展銷只能在綜合保稅區開展,終端消費者購買多有不便。在海關等部門支持下,進口商品創新性地離開綜保區,進入自貿試驗區,在商業氛圍好的地點進行展示展銷。企業采用“區外保稅展示展銷模式”進行交易,只需在最終零售環節繳納進口稅費即可,能極大減輕資金壓力,降低運營成本。未銷售完的產品還能靈活處理,或退回保稅倉,或轉運至其他地區銷售,還可以退回海外。更重要的是,企業運營成本降低后,進口商品的價格能明顯降低,這將助推消費升級,讓人們在家門口買到質優價廉的進口商品。
未來,相關部門將繼續優化流程,讓保稅展示的商品品類更加多元,試點區域更加密集,讓政策紅利惠及更多企業和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