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生態環境領域開展的生態環境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中,濟南創新構建起企業、區縣分局、市局“三方聯動”的生態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整治機制,推動了生態環境風險高效解決。
日前,濟南某單位在根據生態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方案進行自查時,意外發現了1枚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封貯在地下的Ⅲ類放射源,存在環境安全隱患,轄區生態環境分局現場查驗明確具體情況后,上報市生態環境局協助這家單位聯系了專業機構對放射源進行評估后依法處置。
生態環境風險隱患的排查整治,政府是主導,企業是主體。市生態環境局立足實際,針對重點環境風險隱患件,企業自查自糾,區縣生態環境分局全面排查,市生態環境局指導督辦。截至目前,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共開展各類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整治活動500余次,累計排查重點企業1000余家,排查整治存在問題企業50余個,全市生態環境安全形勢進一步穩定。
在大排查大整改的基礎上,市生態環境局機關對全市生態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工作進行了集中督查,將6方面排查重點細化為10余個督查要點,列出風險源清單,成立了10個由局領導任組長、分管處室負責人任成員的督察小組,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企業、深入現場,對照督查重點對分管區縣生態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工作進行集中督查,“排查+督查”的雙軌運行模式進一步提升了隱患排查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