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新建民用建筑中綠色建筑占比達到100%;政府投資或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公共建筑及其他大型公共建筑,按照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筑標準建設……近日,濟南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全面推進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2月7日下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有關負責人進行政策解讀。
新建住宅項目全面推行預制樓梯、陽臺等裝配式部件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級領導干部張慶華介紹,《實施意見》明確了推廣綠色建筑、提升建筑綠色性能、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提高建筑節能水平、推廣綠色建材和綠色施工、打造綠色建筑產業集群等六項“十四五”期間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任務。
其中,要求城鎮新建民用建筑中綠色建筑占比達到100%;政府投資或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公共建筑及其他大型公共建筑,按照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筑標準建設,其他投資類公共建筑,按照一星級以上綠色建筑標準建設。
新建住宅項目全面推行預制樓梯、樓板、非砌筑內隔墻、空調板、陽臺等裝配式部件;政府投資或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公共租賃住房、公寓(宿舍)等工程全面采用鋼結構裝配式建造方式;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醫院、學校、大跨度及大空間和單體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優先采用鋼結構裝配式方式建造。
全面推廣高星級綠色建筑、高星級健康建筑、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等符合生態發展、節能減排及改善群眾居住環境目標的高標準建筑形式;加強綠色建筑產業、建筑工程業及房地產業的聯動,打造具有地區特色、影響面大、輻射力強、生態效益顯著的綠色建筑產業體系。
14條政策重點支持“高星級綠色建筑”等
我市在建筑容積率、建設手續、獎補資金等方面提出了14條政策,重點支持高星級綠色建筑、高星級健康建筑、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裝配式建筑項目發展,建設綠色宜居、健康安全的高標準、高品質建筑項目,提升人民群眾居住體驗。
建筑容積率方面,在滿足國家省市相關法規標準和城鄉規劃要求前提下,采用裝配式外墻技術產品的建筑,其預制外墻建筑面積不超過規劃總建筑面積3%的部分,不計入容積率。符合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要求的建設項目,最高不超過其地上建筑面積3%的部分不計入容積率等。
建設手續方面,可合理申請提前預售、下調各撥付節點預售資金監管留存比例,以及分段、分項驗收。在重污染天氣Ⅱ級及以下應急響應期間,裝配式等新型建筑工業化項目可從事除拆除、土方挖掘、石材切割、渣土運輸、噴涂粉刷等之外的作業等。
獎補資金方面,對重點工作安排綠色建筑與裝配式建筑資金。對于不接入市政供熱管網,采用可再生能源供暖,且可再生能源供暖設備的裝機容量占供暖系統設計熱負荷60%以上的項目,給予最高不超過其繳納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中供熱配套費額度的資金獎補。
在全國率先將健康建筑納入政策支持范圍
“市委市政府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將健康建筑納入政策支持范圍,提出支持力度大、覆蓋范圍廣的《實施意見》,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綠色建筑節能與科技處處長滿意介紹,《實施意見》對我市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等提出了明確的硬性要求和發展目標,重點支持高星級綠色建筑、高星級健康建筑等高品質建筑發展,確保“十四五”期間我市建設的高標準、高品質。
其中,綠色建筑是在全壽命期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筑。健康建筑是為建筑使用者提供更加健康的環境、設施和服務,促進建筑使用者身心健康、實現健康性能提升的建筑。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是適應氣候特征和自然條件,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適室內環境并能滿足綠色建筑基本要求的建筑。裝配式建筑是采用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應用,由預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
到2022年新建建筑中裝配式建筑占比不低于50%
《實施意見》對“裝配式建筑”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新建建筑中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比逐年提高。張慶華介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裝配式建筑工作,下一步,將從推進工程應用、加快產業發展、加大對生產龍頭骨干企業培育、推行標準化設計四個方面全面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重點發展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等結構體系,推行標準化設計,加大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推廣應用,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
我市將開展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生產企業信息登記和星級評價,打造涵蓋全產業鏈的裝配式建筑產業集群。到2022年,新建建筑中裝配式建筑占比不低于50%。
同時,規范預制混凝土生產企業管理,開展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生產企業信息登記及星級評價工作。加大對裝配式建筑部件生產龍頭骨干企業的培育。積極推行裝配式建筑項目工程總承包模式,培育一批設計、施工、部品部件生產規?;偘髽I,建成一批國內領先的企業集團,形成具有現代裝配建造全產業鏈的專業化技能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