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臨近2021年春節,濟南遙墻國際機場喧囂依舊,濟南機場海關旅檢人一齊奮戰在國門一線,為國際航空器旅客監管做著準備,田偉就是其中一員。
田偉,男,1987年生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旅檢三科科長,因在抗疫期間表現優秀被評為“全國海關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和“疫情防控一線優秀共產黨員”。
航班抵達的前一天,田偉組織科室成員召開了科務會,“新年將至,嚴防疫情輸入更要重視起來,保障市民能夠安心過新年。”他再次囑咐大家“流調崗的同志要認真對健康申明卡審查,切記不能粗心大意,一定要將第一道防線守好。采樣崗的同志一定要嚴格按照標準采樣,保證采樣結果的準確率。體溫監測崗……”旅檢三科的成員們在每次航班進境的前一天總能聽到來自科長的囑托。
“對自己負責是對旅客負責的前提。”上午9:50,田偉到達機場開始為即將抵達的航班有條不紊地準備著。每次航班監管開始前,田偉都會再檢查一下同事的防護服是否穿著合規,是否防護到位。同時,也會對各種機器設備進行檢查,保證通關效率。
“你沒問題吧?系統都會用了吧?詢問要點都掌握了嗎?加油啊!”10:30,距離飛機落地還有半個小時,田偉在每次航班落地前都會特意過來看一下科里一名新入關小同志的準備情況,也會安撫一下她的緊張情緒。
11:00,飛機落地了,伴隨著對講機里傳出一聲:“第一名旅客已下機。”田偉馬上進入了工作狀態。“你這個口罩一定要戴好啊。”“這次旅客有一個幾個月大的孩子,監管過程中注意關照一下。”“后面有一個70多歲的老人家,麻煩大家讓老人家先行。”“你不要著急,我再給你解釋一遍,你這個煙是限量攜帶入境的物品,每人限帶400支,其他的都要暫扣。”田偉每次都用柔和的話語堅定地執法。
濟南入境的國際航班中,有一部分旅客是韓國人,語言不通、對政策理解不足等原因造成行李監管崗位成為整個通關過程中最耗時的一環,為了加快旅客通關,他自學了常用韓語,進一步提升X光機圖像辨別能力,以此保證每次開箱查驗的準確率。
14:00,其他崗位的同事早就返回了單位,而田偉才剛剛脫了防護服走出來,臉上全是口罩的勒痕,只見他神色十分興奮,但步伐卻顯沉重,“今天一共監管了118名旅客,監管時間比上次又快了不少。”他和同事們分享著工作成果。
為了加快旅客通關速度,濟南海關推出了通關“一碼通”,推廣初期,大多數科室關員對于系統不熟練,田偉為了能夠讓好政策落到實處,組織他們集體學習,帶領他們實際操作,讓他們模擬旅客入境,進行全線情景模擬,幫助他們快速掌握工作流程,并在情景模擬中發現問題,及時反饋改進,加快旅客通關速度。
春節假期來臨,大家都在準備年貨,田偉的年貨則是100套防護物資,由于春節假期辦公室的同事不在崗,防疫物資需要提前支領,田偉帶著科室幾名同事搬運了好久,終于將好幾大箱防疫物資都歸類擺放整齊了。
新年的第一趟航班將在大年初一抵達濟南遙墻機場,田偉說:“能讓歸國同胞順利返鄉過年,能讓國內同胞安心過大年,我不回家過年沒什么的。”
“國門有我,請組織放心。”簡短而有力的話語,是田偉對于這次疫情的態度,也是一名共產黨員立下的“軍令狀”。他用擔當實干為青春增色,在抗疫一線書寫著青春的華章,貢獻著青春的力量。
田偉作為濟南機場海關最年輕的科長,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展示出了這個年紀少有的老練,383天一直堅守在抗疫一線,人手不夠時,他永遠沖在最危險的崗位上;現場忙亂時,他永遠能保持頭腦清醒、有條不紊;旅客不理解時,他永遠能耐心解釋完成應有的監管工作。
“關鍵時刻站出來,緊急關頭沖上去。”這句話于田偉而言,不是空喊的口號,而是真實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