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泉城,天藍水清、萬物蓬勃。在這個最美的季節,一場“國字頭盛會”——2021年職業教育活動周全國啟動儀式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開幕式5月20日上午在濟南舉行,兩千校企在此聚首、十萬精英薈萃泉城,盡展“匠人”風采、同臺比拼競技。“技能:讓生活更美好”,視野從職教活動周的這一主題延展開來,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更是承載著“讓城市更美好”“讓發展更有力”的重任。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長期以來,職業教育為社會培養了大量技術技能人才,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時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之年,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發展培養更多技術技能人才意義重大。尤其是對正致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加快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更多技術技能人才提供有力支撐的濟南來說,做好職業教育這篇大文章,進一步擦亮濟南職業教育品牌,打造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是發展所需,更是應有之義。
從這個維度思考,也就不難理解濟南著力辦好職業教育活動周的深刻用意。這場“國字號盛會”是一個高端平臺,讓廣大職業院校、技術技能人才能夠充分交流經驗、比拼競技,進而在交流、學習和切磋中進一步提升職教發展水平;這場“國字號盛會”更是一個重要窗口,讓濟南得以面向更廣領域充分展示城市魅力、發展活力以及職業教育的雄厚實力,對打造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信心和決心作出有力表達,更為吸引廣大技能人才來濟就業創業、助力城市發展創造出無限可能。
職教底蘊:“藍翔”廣為人知的背后,濟南職業教育實力雄厚
在公眾觀感中,提起濟南的職業教育發展情況,一所學校的名字會很快浮現腦海,這所學校就是藍翔。“學技術哪家強,中國山東找藍翔”這句廣告詞,讓公眾對位于濟南的山東藍翔技師學院印象深刻。
時間回溯至上世紀80年代初期,改革開放浪潮奔涌,農民經濟意識不斷增強,不少人有了進城打工的想法,而進城打工需要掌握技能,對培訓行業的巨大需求由此產生,藍翔的前身——一個位于天橋區寶華街的技能培訓班在這一時代機遇下開辦。如今的藍翔,已發展成為一所開設有9大支柱專業、下屬60多個工種,現代化、綜合性的民辦職業技工院校,為社會培養了50多萬名一線技術技能人才。
視野越過藍翔,高等教育資源豐富、駐濟高校眾多的濟南,職業教育同樣實力雄厚、發展勢頭強勁。
當前,濟南的職業院校數量多達76所,其中高職院校14所、中等職業學校62所,這些職業院校共開設了61個專業大類1367個專業點,在校生數量高達34萬人,年均畢業生14萬人。眾多職業院校畢業生走出校門后,或扎根濟南發展、或奔赴各地就業創業,如同一股股新鮮血液,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重要力量。濟南職業學院入圍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單位,“雙元制”教育創新模式成為中德合作典范;“陽光大姐”牽頭制定了7項國家標準,連續三屆奪得全國家政職業技能大賽冠軍……一系列職業教育發展領域的新成就,進一步擦亮了濟南職業教育品牌。
拾級而上: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是發展所需更是應有之義
人才是發展動力、活力的重要來源。作為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之門的重要途徑,職業教育更是肩負著為加快高質量發展培養人才、提供動能的重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對職業教育實力雄厚,正著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濟南來說,進一步做好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大文章,尤顯意義非凡。
長期以來,技術技能人才都是助推濟南發展的“生力軍”,賦能發展作用顯著。近三年,中職學生本地就業率為76.9%、高職院校畢業生本地就業率為84%;在職業教育蓬勃發展的背景下,濟南的技能人才總量已達137萬,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新增就業人員的近八成來自職業院校……這一組組數據,充分印證著眾多技術技能人才在濟南加快高質量發展進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如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的正式獲批,為這座城市進一步加快高質量發展帶來了重要機遇、打開了新的局面。而無論是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還是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都需要大批技能人才提供支撐和助力。濟南對技能人才的需求愈發迫切,加快職業教育發展正逢其時。
更何況,當前全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步伐不斷加快,教育部、山東省正著力共建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濟南更是成為首批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對這座城市來說,加快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機遇已來臨。值此關鍵時刻,著力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進一步做好職教發展大文章,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撐,可謂是濟南的發展所需、應有之義。為此,濟南繪就了加快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路線圖”和“施工圖”,開啟了拾級而上進一步推動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率先發展的新征程。就在幾天前,市政府印發了《關于補充完善全市2021年工作部署若干措施的通知》,“建設產教融合示范園區,加快山東(濟南)智能仿真公共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成為新增重點任務落實措施中的一項。這一基地的打造方向為“江北最大、標準最高”,濟南著力做好現代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大文章的雄心和決心由此可見一斑。
盛會賦能:展風采、學經驗、聚人才、促發展,為濟南做好現代職教創新發展大文章寫就關鍵一筆
對人才來說,一技成,則可天下行;對城市來說,匠心聚,則可百業興。當2021年職業教育活動周全國啟動儀式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這一“國字號盛會”和正在致力做好現代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大文章的濟南相遇,兩者之間碰撞出的火花,為這座城市的職業教育發展架構出更為引人期待的新未來。
隨著2021年職業教育活動周的啟動,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建設交流研討活動、技能型社會教育研討會、黃河流域產教聯盟成立大會暨高峰論壇等一系列活動將陸續舉辦。在觀察者眼中,這一系列活動的舉辦,將為包括相關城市、廣大職業院校、技術技能人才在內的參會各方提供一個深入交流研討、充分學習經驗、博采眾長加快職教事業發展的重要契機,更能為濟南深入實施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加快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提供更多“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新助力”。除此之外,眾多求賢若渴的濟南企業也能在技能大賽中發現更多優秀技術技能人才,充分做好“招才引智”文章。
經過多年發展,職教活動周已成為社會了解職業教育、體驗職業教育、共享職業教育發展成果的重要平臺,而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則是目前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技能水平最高的全國性、綜合性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備受各界關注。在觀察者眼中,這一影響力非凡的“國字號盛會”不只能為眾多職業院校、廣大技能人才提供展示實力、比拼競技的舞臺,還有助于濟南在展示好職業教育實力和風采、彰顯打造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信心和決心的同時,向關注著這場盛會的各界人士以及來自各地的技術技能人才、相關校企充分展示濟南的城市魅力、發展活力,起到“城市推介”的重要作用,更好地展示新濟南新形象,吸引更多有志于就讀職業院校的學子關注濟南、選擇濟南,使廣大技術技能人才了解濟南、青睞濟南,吸引更多“能工巧匠”“發展生力軍”來到這座城市,為濟南加快發展提供強勁助力和支撐。
盛會賦能,未來可期。職業教育活動周的舉行,為濟南進一步做好現代職教創新發展大文章寫就了關鍵一筆。當前,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建設已蓬勃起勢。展望未來,隨著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加快構建、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這一宏偉樂章中的“濟南強音”令人備感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