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從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獲悉,省工信廳等11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加快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根據《意見》,山東將支持青島、濟南、威海等時尚城市建設,打造“時尚山東”。到2023年,山東將力爭培育5家以上年營收過百億元的國際知名紡織服裝企業,做大做強一批年營業收入在20億元以上的潛力型企業。
2025年形成共生共贏的全省性與區域性產業生態系統
紡織服裝產業是我省傳統優勢產業、重要支柱產業和民生產業,在穩增長、促就業、保民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受多種因素影響,山東省紡織服裝產業國際國內競爭優勢削弱,產業轉型升級壓力加大。此次印發的《意見》,旨在進一步加快山東省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
《意見》提出,要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方向,以構建新型產業生態為主線,以推進產業集群化、高端化、品牌化發展為路徑,立足山東產業優勢,進一步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努力打造科技、時尚、綠色新時代山東新紡織。
按照規劃,到2025年,形成基本完善的融通發展、協同創新、共生共贏的全省性與區域性產業生態系統。全省紡織服裝產業通過持續新舊動能轉換,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明顯提升,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責任導向的綠色產業特點更加顯著,為我國實現制造強國目標發揮重要作用。
提升濟南濼口、青島即墨等對消費升級及服裝產能的支撐
《意見》提出,要推進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化。山東將優化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布局,推進青島針織、童裝、紡織機械,濱州紡織、繩網,煙臺毛衫、家紡,濰坊男裝、家紡,淄博紡織服裝,臨沂男裝加工、勞保手套,濟寧手套、休閑服,德州土工用紡織材料、棉紡織,菏澤棉紡織,棗莊針織服裝,聊城棉紡織、蠟染等特色產業集群進一步做大做強,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
完善產業集群服務。進一步提升濟南濼口、青島即墨、臨沂蘭山、淄博淄川等紡織服裝市場對于消費升級及服裝產能的支撐服務。支持在產業集群細分領域,強化差異性發展和集群配套,打造一批創新活力強、產業特色鮮明的紡織服裝特色小鎮。
同時,山東將推進紡織服裝產業高端化,促進產業結構優化。以印染行業為產業安全與效益改善支點,以服裝家紡、產業用紡織品為產業增長點,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逐步改變我省紡織服裝產業棉紡占比大、終端產品占比少、印染環節相對缺乏的產業現狀,不斷推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
推進重點領域高端化。大力發展新型纖維材料、高端紡織制造、智能綠色印染、時尚家紡服裝、高端產業用紡織品、高端紡織機械6大領域。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推動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紡織服裝行業深度應用。
辦好中國(青島)國際時裝周泉城風尚國際時裝周等重大活動
根據《意見》,山東將推進紡織服裝產業品牌化。鼓勵龍頭骨干企業與國際知名設計公司、頂級設計師開展合作,設立國際創意設計研發機構,大力培育和創建國家級紡織服裝創意設計試點示范園區(平臺)。
同時,推進時尚化提升。以重點城市、重點行業、重大項目、重大活動為依托,支持青島、濟南、威海等時尚城市建設,打造“時尚山東”。辦好中國(青島)國際時裝周、泉城風尚國際時裝周等重大活動,推動成立山東省時尚產業聯盟,支持青島紡織谷、東方時尚中心等國家級紡織服裝時尚創意園區發展,實施一批帶動效應明顯的優勢時尚創意項目。
大力培育和引進時尚設計領域知名機構、知名賽事和高端人才,集聚一批具有廣泛代表性與影響力的時尚“大師、大事、大牌”。鼓勵企業參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時裝周、產業論壇、設計大賽等,對接國際流行趨勢前沿。
強化品牌打造。引導企業面向消費市場及下游市場,強化品牌思維,創新品牌運營模式,拓展品牌營銷渠道,建立國際國內、線上線下多層次、多元化營銷體系,打造一批市場影響力大、美譽度高的終端消費品牌、加工制造品牌和區域集群品牌。
支持青島大學、山東工藝美院等高校加強紡織學科建設
為推動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意見》推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山東將加大對紡織服裝產業的財政金融支持力度。鼓勵設立紡織服裝產業基金,引導社會資本進入紡織服裝領域,支持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
強化人才支撐力度。加強紡織服裝相關學科專業建設,支持青島大學、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德州學院、山東科技職業學院、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突出前沿引領,強化特色優勢,為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開展豐富多樣的服裝家紡設計大賽和行業技能大賽,在“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中設立紡織服裝分賽,將紡織服裝行業領域獲獎作品納入“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獎勵范圍。
擴大國內外交流合作。支持龍頭企業加強海外營銷網絡的建設,擴大山東紡織服裝產品在海外市場的占有率。
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按照《意見》,山東將建立紡織服裝產業決策咨詢專家智庫,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研究、決策、咨詢等支撐支持。省財政安排專門經費支持開展企業家隊伍培訓,并將紡織服裝行業董事長、總經理等人員納入企業家隊伍建設政策支持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