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統計局濟南調查隊發布的《十八大以來濟南農村居民收入情況》顯示,濟南農村居民年可支配收入超過2萬元,其中一半以上來自外出打工;而且濟南農村居民收入增速明顯高于城鎮居民。
十八大以來,是濟南歷史上經濟社會發展速度最快、質量最優、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幅度最大的時期。2020年濟南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432元,比2012年增加9938元,增長94.7%,年均收入增長8.7%。
8年來,濟南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從土地中轉移出來,從事二、三產業或者外出打工,農村居民工資性收入實現快速增長。濟南市2020年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達到11198元,比2012年增加5647元,增長101.7%,年均增長9.2%(十八大以來,濟南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年均增長6.6%),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54.8%,比2012年提高了1.9個百分點。
十八大以來,濟南市主動適應市場變化,調整優化種養結構,農民經營性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8年來,濟南市糧食產量穩定在250萬噸以上,并在2020年突破290萬噸。2020年,濟南農村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7532元,比2012年增加3153元,年均增長7.0%。
2020年,濟南農村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1259元,是2012年的2.96倍,年均增長14.5%,明顯快于整體收入的增長(十八大以來,濟南城鎮常住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年均增長7.3%),轉移凈收入占比從2012年的4.1%上升為2020年的6.2%。十八大以來,濟南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縮小,城鄉融合不斷深入。2012年以來,濟南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總體高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城鄉收入比由2012年的2.96:1下降到2020年的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