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我市推出15條援企穩崗政策措施

    發布日期:2022-05-08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5月7日下午,濟南市委、市政府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通報目前疫情防控情況。5月6日0時至24時,全市報告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3例,目前均在山東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接受醫學觀察,病情穩定。全市本土無癥狀感染者解除醫學觀察12例。新增3例本土陽性感染者,均為高新區集中隔離點檢測發現。5月7日報告陽性感染者軌跡涉及風險點信息與之前已公布的風險點內容重合,相關風險點均已管控。全市持續推動建設工地復工復產,截至5月5日24時,建設工地開工率達71.9%。
      全力做好5月份有關考試疫情防控
      新聞發布會上,濟南市政府副秘書長劉念成表示,濟南市堅持精準防控、兜底防控。嚴防境外來人、境外冷鏈物品、境外非冷鏈普通物品、市外入返人員4個“源頭”,擦亮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納入定期檢測范圍的重點人群、其他社會面人群愿檢盡檢和不定期檢測3個“探頭”,督促裝修、物業、網約車等高風險人員按照對應頻次做好核酸檢測,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牢牢守住防線。
      堅持筑牢外防輸入屏障。針對“四站一場”及交通卡口,落實人員閉環管理和貨車司機“即采即走即追”措施,嚴防風險輸入。全力做好5月份有關考試疫情防控,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考試組織的影響。
      堅持抓好“場所碼”推廣應用。“場所碼”是快速溯源、精準防控的重要技術手段。我市將切實壓實各類場所主體責任,尤其對農貿市場、小超市、肉菜店、小飯館等場所,商務、市場監管、城管等部門加大督導巡查頻次,對不遵守、不執行的,加大處罰力度。“再次提醒廣大市民朋友,請大家出入各類場所時主動掃碼,讓‘掃碼通行’成為新的出行習慣。”劉念成強調。
      持續推動建設工地復工復產
      “濟南市堅持穩妥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持續推動封控區、管控區等重點區域逐一甄別評估,穩妥審慎推進解封和降級管理。5月6日0時至24時,全市封控區解除78個、降級15個,解除管控區94個、防范區35個、臨時管控區15個。持續推動建設工地復工復產,截至5月5日24時,全市建設工地開工率達71.9%。”劉念成說,下一步,我市將繼續抓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毫不松懈抓細抓實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基礎上,開展助企紓困解難集中行動,推動惠企政策精準直達,努力將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降到最低。繼續做好援企穩崗工作,通過減收、緩繳、返還社保費,用足就業補助資金、創業貸款擔保基金、就業風險儲備金等舉措,用“真金白銀”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繼續做好封控、管控和隔離、居家人員的生活保障、醫療服務、人文關懷,讓群眾安心度過封控管控期。繼續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完善救助制度,強化臨時救助,切實做好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工作。
      為403家中小微服務業企業發放穩崗返還資金3508萬元
      新聞發布會上,濟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市公共就業服務中心主任王振群表示,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制定了《關于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做好援企穩崗工作的實施方案》,從5個方面推出了15條政策措施,全力助推企業克服困難、渡過難關,最大程度減少疫情對企業、對就業的影響。今年1到4月,濟南市已累計舉辦各類招聘會205場,提供就業崗位27.2萬個,達成就業意向5.02萬人,為企業減免失業保險費2.57億元、工傷保險費0.71億元,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3億元,為403家中小微服務業企業發放穩崗返還資金3508萬元。
      他說,我市通過社保費減收、緩繳、返還,加大社保惠企支持力度,幫助企業卸擔子、喘口氣。將原定今年4月底到期的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再延長一年。將階段性緩繳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政策,擴大到受疫情影響經營困難的所有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繼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把中小微企業作為支持重點,明確對中小微企業的返還比例從60%最高提至90%。
      同時,充分發揮就業補助資金、創業貸款擔保基金、就業風險儲備金的作用,用“真金白銀”資助企業穩崗擴崗。用足用好就業補助資金,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的企業和吸納畢業年度及擇業期內高校畢業生的小微企業,按規定給予社保補貼。調整優化一次性創業補貼、一次性創業崗位開發補貼,進一步支持新登記市場主體;對吸納就業見習人員單位,給予見習補貼。用足用好創業擔保貸款政策,通過放寬還款期限、降低貸款門檻、推行簡易程序,擴大貸款供給,幫助企業緩解資金壓力。用足用好就業風險儲備金,按規定支持生產經營暫時困難、存在規模性失業風險的企業穩定就業崗位,有效防范化解規模性失業風險。
      根據企業用工需求,濟南市人社局還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用工服務保障力度。建立用工短缺快速反應機制,對企業用工需求“接單即辦”、快速響應。充分發揮用工服務專員作用,“一企一策”做好職工復工返崗工作。對成規模、成批次異地返崗人員,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積極協調開行專車提供“點對點”通行保障。發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作用,加密線上招聘場次。對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的地方,在落實好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基礎上,允許有序恢復線下招聘,有針對性舉辦小規模、定制化招聘會。發動技工院校,通過組織學生開展跟崗實訓、頂崗實習、工學交替,滿足企業階段性用工需求。同時,推進涉企服務事項“一次辦好”“全程網辦”,實現更多涉企事項即時辦結、免申即辦。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推行“政策找企”、資金直達。發揮智慧就業服務大廳作用,推行靜默認證、電子簽章、不見面服務。
      發放低保金497.74萬元,救助金378.48萬元
      新聞發布會上,濟南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郜銀成介紹說,為了保障疫情期間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不受影響,自疫情發生以來,市民政局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進一步完善救助制度,提高保障標準,強化臨時救助,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困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切實兜牢基本民生底線。
      修訂《濟南市最低生活保障管理辦法》,針對疫情等重大突發事件做出多處調整完善:進一步拓展保障范圍,拓寬申請渠道,減少申請環節,壓縮審核時限,完善收入認定辦法,繼續實施低保漸退期制度等,實現了困難群眾“應保盡保”。今年以來,全市新納入城市低保210人,農村低保1797人,發放低保金497.74萬元。
      制定下發《關于提高困難群眾救助保障標準的通知》,自2022年1月1日起,將城鄉低保對象、城鄉特困供養人員、孤困兒童、困難殘疾人和重度殘疾人保障標準分別提高10%以上,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995元/月/人、770元/月/人,更好保障全市25.23萬困難群眾,3月底前已全部落實到位。
      制定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疫情期間社會救助工作的緊急通知》,發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臨時救助問題指引》,對受疫情影響、暫時找不到工作又得不到家庭支持的生活困難外來務工人員,取消戶籍地、居住地申請限制,由急難發生地鎮(街道)直接實施臨時救助;對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崗復工、連續三個月無收入來源,生活困難的,經本人申請,由務工地或經常居住地鎮(街道)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截至目前,累計發放救助金378.48萬元,救助1992人次。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共發放臨時救助金7.72萬元,救助76人次;發放防疫及生活用品價值16.91萬元,救助3063人次。
    編輯: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