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黨建引擎”奏響鄉村振興“強音”

    發布日期:2022-12-16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今年以來,萊蕪區鄉村振興局深入踐行“黨建促業務、業務強黨建”工作理念,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心任務,以強有力的舉措和釘釘子的精神,扎實推進黨組織建設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同步發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黨建固本 把牢鄉村振興“定盤星”
      萊蕪區鄉村振興局樹牢“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理念,以創建模范機關為抓手,夯實“戰斗堡壘”。
      建強政治機關,把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的“第一議題”,深刻把握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各級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系列決策部署,推動黨建全面過硬、全面進步。
      建強學習機關,開展“爭當強省會建設發展排頭兵”主題實踐活動,就如何爭當6個“排頭兵”展開大討論,提高全體黨員干部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能力。對全區鄉村振興系統工作人員進行培訓,累計開展線上線下培訓3000余人次。
      建強廉政機關,深入開展“走在前、爭一流、開新局”作風建設年活動,在銜接資金分配使用和監管方面,排查風險點,堵塞漏洞,認真落實資金管理、項目實施、資金監管等辦法。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印發防返貧監測幫扶典型案例等,將廉政學習教育抓在經常、融入日常,不斷筑牢干部職工清正廉潔、執政為民的思想防線。
      創新聚力 鍛造鄉村振興“硬隊伍”
      今年,在為136個村建設屋頂式光伏電站5419千瓦項目中,萊蕪區鄉村振興局的3名黨員干部靠上協調行業部門,在一線協同施工單位克服疫情等因素影響,確保工期。在苗山鎮變電站擴容施工中,他們頂著嚴寒,晝夜施工,順利完成了擴容并網任務。
      萊蕪區鄉村振興局堅持把黨建融入中心工作,用業績檢驗黨建質效,持續深化黨員承諾踐諾活動,凝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強大合力。
      萊蕪區鄉村振興局組建了重點銜接資金項目黨員突擊隊,建立健全黨員干部包項目、調度管理、監督問效、評價獎懲“四項機制”。2022年全區各級銜接資金共計9884萬元,實施產業項目和小型公益基礎設施項目41個,截至11月底已全部完工,資金撥付率達92%。
      創新實施“黨建+先鋒服務”,立足防返貧監測信息采集和幫扶職責,建立“鄉村振興局監測中心+街鎮鄉村振興辦+村(居)網格+村(居)民小組微網格”監測幫扶信息采集體系,以鄉村振興局黨支部為中心,統籌設立792個網格,設置3960個微網格,確定4590名監測信息采集員,嚴把數據質量關,真正做到“把情況摸上來,把幫扶落下去”。
      抓先鋒旗幟引領,成立“機關黨員惠民先鋒隊”,堅持下鄉進村入戶,看原貌、聽真話。
      多點發力 唱響鄉村振興“好聲音”
      聚焦年老、慢病大病等特困群體,在實現項目收益、政策精準落實的基礎上,抓分類施策,強化增收保障,2022年脫貧人口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3360元,同比增長17%,托起了脫貧群眾“穩穩的幸福”。
      大力推進孝善扶貧政策。針對年老脫貧戶,持續開展黨員干部聯戶幫扶,繼續宣傳動員參與孝善扶貧,2022年11508名老人參與孝善扶貧,占符合條件老人總數的96%,子女繳納孝善基金2847萬元,發放補貼506.1萬元,帶動形成了孝善養老新風尚。
      強化醫療扶貧政策落實。針對慢病大病脫貧戶,減輕剛性支出壓力,規范抓好10種慢病免費用藥,代繳醫療保險費321萬元。前三季度,實施慢病幫扶5.7萬人次、402萬元;門診慢病、住院1.9萬人次、697萬元;專項幫扶2021年度429人住院費用337.4萬元;60周歲以下人群發放失能護理補貼929人次、13.9萬元,60周歲以上人群發放護理券4337張,使用金額119萬元。
      全力織牢社會保障網。優化調整低保政策,保持政策總體穩定,8658名脫貧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中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且無法通過產業就業獲得穩定收入的人口,按規定納入農村低保,占脫貧享受政策人口總數的50%。低保、五保、殘疾等補貼均進行了上調。同時,對基本生活陷入暫時困難的群眾加強臨時救助,統籌社會救助資源,做到凡困必幫、應救盡救,全力筑牢社會救助保障體系。
    編輯: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