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我市建設鄉村教育振興先行區

    發布日期:2023-07-09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近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濟南市建設鄉村教育振興先行區專項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提出,實施義務教育教師學歷提升計劃,2027年實現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專任教師學歷普遍達到本科層次。深入實施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每年遴選不少于50名青年骨干教師予以重點培養。支持各區縣將符合條件的鄉村教師周轉宿舍納入保障性租賃住房,探索開展鄉村教師共有產權住房試點。
      鎮中心幼兒園2027年全部達到省級示范幼兒園標準
      根據《工作方案》,到2027年,全市城鄉一體的教育資源配置機制全面建立,鄉村學校(含幼兒園,下同)辦學條件全面改善,教師隊伍素質和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鄉村群眾教育滿意度進一步提高,城市與農村義務教育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之比降至1.05以內,力爭60%以上區縣(含代管鎮、街道的功能區,下同)達到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水平。到2035年,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鄉村教育獨具特色,服務引領鄉村振興的功能充分發揮,鄉村教育現代化全面實現。
      《工作方案》提出,實施鄉村全環境立德樹人工程。加強鄉村學校家長委員會和家長學校建設,依托文明實踐所(站),普遍建立家長學校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到2025年基本實現全覆蓋。充分利用鄉村自然人文資源,組織非遺傳承人、能工巧匠、致富能手進校園,開設特色課程,挖掘育人元素,形成育人合力。
      實施教育強鎮筑基行動。全面增強鎮域駐地教育公共服務功能和輻射帶動作用,“十四五”期間,全市所有鎮鋪開實施教育強鎮筑基行動。鼓勵鄉村公辦初中、小學、幼兒園按學段整合為三個或多個獨立法人機構,實行“一校多區、一園多點”一體化管理模式,提升教育資源管理使用效益。
      優化改善鄉村學校辦學條件。實施鄉村學校標準化建設系列工程,2027年所有鎮駐地學校均達到省定II類以上辦學條件標準。實施鄉村幼兒園規范化建設系列工程,補齊鄉村幼兒園游戲場地、保教設施、幼兒書籍、玩教具等短板,2027年鎮中心幼兒園全部達到省級示范幼兒園標準。在充分尊重群眾意愿、保障公共交通和午餐標準配備等服務的基礎上,穩妥撤并辦學質量低、生源持續萎縮的小規模學校或教學點。
      探索開展鄉村教師共有產權住房試點
      選優培強鄉村校長。遴選一批城區年輕后備校長到鄉村擔任校長(副校長),到2027年,縣域內45周歲以下鄉村學校校長(含副校長)原則上達到50%以上。實行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城鄉定期交流輪崗機制,在一所學校連續任職滿2個任期的校長或副校長,原則上應進行城鄉學校交流。
      提高鄉村教師配置效益。加強鄉村學校教職工編制配備,對偏遠山區、灘區等生源少、教學點較多地區的中小學,可按照生師比與班師比相結合的方式配備教職工編制,縣域內超出基本編制標準部分,由設區的市統籌解決。全面實行鄉村學區內教師“走教”制度,在考核評價、績效分配、職稱評聘等方面給予“走教”教師傾斜。繼續實施公費師范生培養計劃,為鄉村學校培養優質師資。深化“縣管校聘”改革,探索建立義務教育階段教師農村學校服務期制度,實行新任職教師前兩個聘期城鄉學校捆綁聘用制度,新任職的省屬公費師范生可根據實際參照執行,其農村服務年限可分段合并計算。實施義務教育教師學歷提升計劃,2027年實現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專任教師學歷普遍達到本科層次。深入實施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每年遴選不少于50名青年骨干教師予以重點培養。
      大力提高鄉村教師待遇。支持各區縣將符合條件的鄉村教師周轉宿舍納入保障性租賃住房,探索開展鄉村教師共有產權住房試點。根據各地需求持續推進鄉村教師周轉宿舍建設,滿足鄉村教師居住和生活需要。落實鄉村教師年度健康體檢制度,由同級財政單列資金予以保障。妥善解決鄉村教師子女教育問題,在入園入學方面提供便利條件。在最美教師、特級教師等各級各類宣傳選樹、資質評定中向鄉村教師予以傾斜。落實鄉村教師“定向評價、定向使用”政策,加大職稱評聘向鄉村教師傾斜力度,提高教學實績權重。鼓勵和吸引社會力量建立專項基金,依照有關規定對符合條件的鄉村教師給予物質獎勵和社會救助。
      2025年全部實現“千兆進校、百兆進班”
      深化現代信息技術賦能。實施鄉村數字校園建設攻堅行動,在資源配置等方面予以傾斜,推動鄉村學校網絡提速擴容,支持鎮駐地學校錄播室建設,2025年全部實現“千兆進校、百兆進班”、鎮駐地學校錄播室全覆蓋。推進鄉村學校“互聯網+”教與學模式改革,加強以同步課堂應用模式為基礎,促進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等模式在鄉村學校普遍推廣應用。逐步建成覆蓋全學科、全章節的優秀課程共享資源庫,面向鄉村教師免費開放。
      此外,實施強校擴優行動,以集團化、聯盟化等方式,推動城區優質學校與鄉村學校結對共建、捆綁評價,2025年實現結對全覆蓋。支持有條件、有需求的區縣遴選優質中職學校,建設集中職教育、五年制高職教育、社區教育、技術推廣、技能培訓和社會生活教育為一體的職業學校,更好服務鄉村振興。指導鄉村學校開發田園課程、田園游戲,開展耕讀教育,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藝術、體育和實踐活動社團,到2027年,每年遴選推廣50節鄉村學校特色精品示范課程。保障鄉村殘疾兒童受教育權益,依托鎮小學、初中實現鎮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全覆蓋。完善學生資助政策,關注孤困兒童和殘疾兒童群體,確保鄉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
    編輯: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