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保溫層、換雨污管、修出行路、建停車場……市中區濟大路34號院的老舊小區改造現場,施工人員忙得熱火朝天。為了讓居民生活環境更加舒適,各項改造工作保質保量地加緊推進,這個有著近40年歷史的老舊小區正煥發新生。
記者從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了解到,今年我市像濟大路34號院這樣實施改造的老舊小區共有68個、755萬平方米,目前已全部按時開工、有序推進。改造完成后,將有9.9萬戶居民生活品質“原地升級”。
“我們的改造重點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加快補齊民生短板。目前,進度較快的章丘區、鋼城區已基本完工。”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濟南將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重點從“面子”轉向“里子”,在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完善居住功能、優化人居環境、提升服務水平、改善生活品質等方面持續發力,讓居民真真切切感受到這項民心工程帶來的實惠。
“最讓人頭疼的是污水外溢問題,年久失修的管道一到下雨天就堵,嚴重影響大家出行。”在濟大路34號院住了多年的宋先生說,老舊小區改造啟動后,這個問題終于得到了有效解決。
“做了外墻保溫,家里的溫度明顯提高了。單元門外安裝了護欄,老年人出行更便利了。”在甸柳新村第三社區,外墻保溫施工已進入尾聲,居民張殿斗高興地說,老舊小區的人性化改造,讓他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舒心。
老舊小區“三分改七分管”,在物業管理方面,濟南以“管理革命”為切入點,緊扣“順利進駐、良性循環、精準服務”3個環節,推進老舊小區專業物業服務全覆蓋,有效解決配套設施差、人員流動大、兜底服務難、環境提升難、群眾優居難等問題,形成城市肌理自我更新、群眾持久優居的新局面。為確保改造任務順利完成,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通過預算績效全過程管理,優先保障老舊小區改造等民生工程。下一步,該局將繼續通過積極爭取財政補助、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債等方式多元籌資,為豐富改造內容、補齊社區配套設施和民生服務短板提供有力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