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濟南市“加快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發布會第四場、第五場,分別圍繞我市商貿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文化旅游服務業和體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展開介紹。
近年來,全市商務系統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不斷推動商貿服務業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取得明顯成效。據悉,前三季度,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600.4億元,同比增長6.5%,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四行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15.3%。
據初步測算,今年1—11月,全市僅納入監測的41家旅游景區,游客接待數量就達到了5922.5萬人次,同比增長90.4%;實現營業收入10.8億元,同比增長63.6%。今年以來,全市舉辦各級各類體育賽事活動超過3300項(次),其中,國家級20項、省級25項,拉動億級消費市場強勁增長。
發放政府消費券6200萬元
我市出臺《促進全市批發住宿餐飲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和《濟南市支持商貿流通行業促進消費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加大對批零住餐企業精準服務和支持力度,加快培育市場主體。今年以來,全市新增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企業分別為1119家、227家、77家、311家,總數達1734家,為歷年來最多,比去年同期增加741家,同比增長74.6%。前三季度,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600.4億元,同比增長6.5%,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四行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15.3%。
按照“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平臺讓利、金融助力”的思路,高標準策劃實施“泉城購”2023濟南消費季。今年以來發放政府消費券6200萬元,正在發放新能源汽車消費補貼,預計帶動直接消費40億元。對重點商圈商街開展智慧化改造提升,推動傳統商圈商街數字化、智能化、協同化轉型,泉城路商圈被評為首批全國示范智慧商圈,貴和購物中心被評為首批全國示范智慧商店,泉城路、寬厚里、印象濟南泉世界、融匯老商埠4條步行街納入省級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高質量發展夜間經濟,打造多元化夜間消費場景,豐富夜間經濟業態,培育打造了夜間經濟聚集區23處、全國夜間經濟示范街3處。充分發揮會展對消費的拉動作用,培育UFI認證展會20個,成功舉辦中國糧油展、全國圖書博覽會、文博會、中國休閑食品飲料博覽會、北方消費品博覽會、日本(山東)進口商品博覽會、山東國際大健康產業博覽會等展會125場,展覽面積超230萬平方米。
兩個便民生活圈入選全國典型
加快推進全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城市建設,進一步優化社區商業網點布局,建設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80個,吉祥苑和振大郎茂山便民生活圈入選全國典型案例,商務部4月份在濟南召開全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現場會。圓滿完成國家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試點,新建設改造生鮮超市零售網點近100個,新增農產品冷庫庫容近8萬噸。以建設“增強型”縣域商業體系為目標,建設改造鄉鎮商貿中心7處,涉農區縣鄉鎮商貿中心覆蓋率達到100%,萊蕪區獲評首批全國縣域商業“領跑縣”,商河縣獲評全省“鄉鎮商貿中心建設引領縣”,歷城區、章丘區分別獲評山東省現代流通強縣、對外開放強縣。
1—11月實現網絡零售額1480.4億元
電商產業發展按照“黨建引領、園區帶動、產業支撐、補鏈強鏈”的思路,發揮市級直播電商行業黨委引領作用,加快培育發展潛力大、帶動作用強的本土電商龍頭企業,積極引入應用型、平臺型區域龍頭企業,有效培育化妝品、農特產品、滋補膳食、家電數碼等特色產業鏈,舉辦第四屆電商直播節、2023山東(濟南)電商產業博覽會,打造國家級電商示范基地3家、示范企業4家,建成省級電商產業帶4個、供應鏈基地16個、直播基地11個、直播企業15家、電商云倉2個、電商平臺2個,發展電商企業2.4萬家,網上店鋪25萬個。1—11月,全市實現網絡零售額1480.4億元,同比增長27.1%。豐富跨境電商消費場景,推動建設跨境商品展示體驗中心,設置進口商品自助售賣機,提升國際消費能力。
商貿發展服務保障能力明顯提升。推行全省商務領域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備案管理綜合改革試點做法,管理服務平臺備案發卡企業84家、發卡208.76萬張。完善家政誠信體系建設,100家企業在商務部平臺建立企業信用記錄,建立家政服務員信用記錄3萬多條。
41家景區營業收入同比逾六成
文化旅游業是國民經濟和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擴大內需、優化結構、拉動消費、促進就業等方面發揮著“一業興百業旺”的重要作用。今年以來,市文化和旅游局通過實施政策引領、載體建設、項目帶動、消費促進、營銷助力五大行動,持續推動文化旅游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據初步測算,今年1—11月全市僅納入監測的41家旅游景區,游客接待數量就達到了5922.5萬人次,同比增長90.4%;實現營業收入10.8億元,同比增長63.6%。我市連續榮登攜程“五一”最強周邊游吸金力榜單第一名、“端午”全國最火周邊游城市和“十一”全國十大周邊游目的地。2023年全市新評定五星級飯店2家、四星級飯店6家、三星級飯店5家,四星級以上飯店數量走在全省前列。1—11月,全市共接待持證住宿旅客約2471萬人次,位居全省首位。
今年以來,我市積極培育黃河流域文化出海全鏈條服務平臺,成功創建了“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膠濟鐵路博物館獲評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印象濟南·泉世界獲評國家休閑旅游街區,九如山閱木山居獲評首批全國甲級旅游民宿。新創建評定省級以上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全域旅游示范區、旅游休閑街區、旅游民宿集聚區、精品文旅名鎮、鄉村旅游重點村等示范創建單位110余個。在近期公布的山東省文化和旅游企業(集團)“百企領航”培育計劃中,我市26家企業入選,其中2家入選領航型企業、10家入選骨干型企業、14家入選成長型企業。前三季度,全市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44.9億元,同比增長12.9%,均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整體趨勢向上向好。
知名文旅品牌接連落戶泉城
長鹿白云湖旅游休博園6月份開工建設,明水古城10月1日開業試運營。上新時代、市博物館新館、大辛莊考古遺址公園等項目扎實推進,保利拍賣、新東方文旅、摩登天空等知名品牌落戶濟南。年內新增在談、簽約和落地的39個文旅項目已全部入庫。
組織開展第七屆濟南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費季活動,累計發放文旅惠民消費券726.55萬元,直接帶動文旅消費3547.43萬元。年內新增579百工集等3家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目前全市省級以上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達到9家,居全省前列。截至目前,全市引入大型演唱會、音樂節30多場次。相繼策劃舉辦了“超燃五一 樂游泉城”主題活動、“愛上濟南”城市表白季等活動,形成了貫穿全年的城市節事活動體系。成功舉辦承辦“東亞文化之都·濟南活動年”閉幕式等重大文旅活動。策劃舉辦了“泉水甲天下,幸福游濟南”國際推廣活動,赴11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國際人文交流,在境外舉辦文旅專題推介會,進一步擴大了城市吸引力和影響力。
體育產業步入快速發展新階段
今年以來,市體育局積極實施市場主體培育、競賽表演引領、體育消費促進、集聚融合發展、重點項目突破、產業基礎夯實六大工程,著力夯實基本盤、搶占制高點、跑出加速度,推動全市體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全民健身實現新躍升,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達到40%以上;競技體育連創新輝煌,濟南體育健兒在杭州亞運會獲得9金、3銀、1銅的近三屆最好成績,年僅13歲的崔晨曦成為中國49年來亞運史上最小冠軍獲得者;青少年體育再上新臺階,歷城二中女足勇奪第27屆世界中學生足球錦標賽冠軍;體育產業取得新發展,總規模、增加值近4年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全面步入快速發展新階段。全市體育服務業法人單位達到4676家,較2022年增長684家,增速為14.63%。納入統計的13家規上服務業企業1—10月實現營業收入4.4億元。3家體育服務業企業入選首批省級體育行業領軍企業,5家健身俱樂部和培訓機構獲評年度省級星級和A級認證,數量均居全省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