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印發了《濟南市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按照房屋建設項目總建筑面積計收,征收標準為246元/平方米。《管理辦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8年12月31日。
根據《管理辦法》,濟南市行政區域內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的征收、使用和管理適用本辦法。
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是人民政府向城鎮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的新建、擴建和改建工程項目強制征收的,用于建筑區劃紅線外城市道路、橋梁、綠化、環衛、供水、供氣、供暖等相關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政府性基金。
凡在本市城鎮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各類房屋建設項目的單位和個人,均應依據本辦法繳納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
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屬于政府非稅收入,執行“收支兩條線”規定,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
《管理辦法》提出,各級財政部門負責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收支管理工作。
市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負責歷下區、市中區、槐蔭區、天橋區、歷城區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征收工作;其他區縣(功能區)原則上由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負責本區域內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征收工作。
根據《管理辦法》,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按照房屋建設項目總建筑面積計收,征收標準為246元/平方米。
已開征小城鎮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的長清區、章丘區、濟陽區、萊蕪區、鋼城區、平陰縣、商河縣,對城市總體規劃中心城區范圍以外的建設項目,按照房屋建設項目總建筑面積計收,征收標準為123元/平方米。
建設單位或個人應在領取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前繳納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逾期不繳或未足額繳納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的,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按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國務院令第427號)等相關規定予以處理。
《管理辦法》提出,城鎮老舊小區等已建成的項目不屬于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的征收范圍。未取得房屋不動產權證書的項目,不屬于上述已建成的項目,仍按相關規定執行。
建設單位或個人繳納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后,供水、供氣、供熱等專營及其他單位不得再以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或專項配套費的名義收取費用。
《管理辦法》提出,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減免政策嚴格按照國家、省有關規定執行。其中,免征的包括,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經濟適用住房、舊住宅區整治等保障性住房項目;人民防空建設項目;軍隊后勤保障社會化改造項目;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小學校“校舍安全工程”建設項目;企業在現有廠區內改建、翻建廠房,建設3層以上廠房的,3層(含3層)以上的部分,建設地下廠房的地下部分;城鎮和農村、公立和民辦、教育系統和非教育系統的所有中小學校(含幼兒園)的維修、加固、重建、改建項目;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用于提供社區養老、托育、家政服務的建設項目;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等。
經批準執行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減免政策的建設項目,改變原批準用途的,按照現行標準補繳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
實際建筑面積與已繳費面積不相符的建設項目,在竣工驗收前,根據實際建筑面積,對已繳納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進行清算,多退少補。
財政、審計、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加強對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征收、使用和管理的監督檢查。對違反規定擅自減免、截留、擠占、挪用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及《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國務院令第427號)等相關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