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委社會工作部、市委“兩新”工委聯合印發《濟南市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融入省會城市治理五項攻堅行動實施方案》,部署開展覆蓋攻堅、發展助力、關愛凝聚、激勵保障、治理融入五項攻堅行動,進一步完善工作體制機制、強化關愛舉措,著力建強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體系、職業發展體系、關心關愛體系、權益保障體系,積極探索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融入省會城市治理有效路徑。
統籌資源力量 強化關愛凝聚
圍繞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個人發展和工作需要,堅持資源統籌、務實簡約、一站多用,深入推進暖“新”驛站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完善服務事項、提升服務功能。配合推進“小哥一碼通”工作,改造一批智慧門禁、開通一批綠色通道、展示一批標識信息、劃定一批專屬車位、規劃一批充(換)電設施,打造新就業群體“友好社區”“友好街區”“友好商圈”“友好園區”“友好樓宇”等系列場景,持續優化配送環境。發揮省會城市教育資源優勢,推進“成長學院”擴面提質,推動實現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學歷教育、技能培訓“雙提升”,全方位、多層次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辦好暖心事、解決煩心事,將基本需求服務拓展為發展需求保障。
呼應現實需求 加強激勵保障
圍繞解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廣泛收集在工作環境、職業保障、糾紛調處等方面的集中訴求,加強行業黨委、屬地黨委、群團組織、企業個體協同聯動,完善黨建帶群建工作機制,幫助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了解自身權益。加強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優秀代表的發掘培養,新命名一批市級“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示范點,培育一批優秀黨組織書記工作室,加大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優秀代表發展黨員力度,提高新就業形態高層次人才認定數量,精準問需,不斷提高工作協同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提升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職業尊崇感和社會認同度。
深化共建共享 引導融入治理
圍繞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職業特點和城市治理需要,積極引導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到黨群服務中心報到備案,定期邀請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代表參與社區事務議事協商,為社區治理和群眾服務工作建言獻策。發揮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走街串巷、熟悉地理人情的優勢,推行社區網格員和新就業群體“1+N”幫扶聯系,組建志愿服務隊、選聘兼職“副樓長”“網格員”“新社工”,完善雙向互動機制,協助解決居民建議收集、文明教育宣傳、安全隱患排查、環境秩序保護等基層治理難題,持續提升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參與基層治理組織化水平,聚力實現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與城市治理“雙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