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項目提升年 公安走在前”

    濟南公安“打防護服”提檔升級護航高質量發展

    發布日期:2025-01-07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從1月6日召開的“向人民匯報——2024年濟南公安工作及隊伍建設成效”專題發布會上獲悉,過去的一年,全市公安機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廳的堅強領導下,牢牢錨定“走在前、作表率”總目標,以“項目深化年”為引領,全力以赴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有力維護了省城政治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分別同比下降45.36%、11.59%,濟南成為全國唯一連續14年命案全破的省會城市和毒情最輕重點城市。
      一年來,全市公安機關以打開路、重拳出擊,平安濟南底色更亮。濟南公安始終把打擊鋒芒對準群眾深惡痛絕的突出違法犯罪,發起“夏季行動”“冬季行動”雷霆攻勢,統籌推進掃黑除惡、禁毒人民戰爭、“醫托”亂象整治、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專項行動,偵破刑事案件13833起,八類嚴重暴力案件保持100%全破,破獲電信網絡詐騙及關聯案件2332起,止付賬戶175.41萬余個,電詐警情、立案、損失數分別同比下降29.34%、35.77%、30.34%。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公安機關健全預警勸阻、復盤問責等工作機制,用足用好智能外呼、數字警員等新技術手段,充分調動網格員、公益崗等社會力量,預警勸阻群眾63萬余人次,凍結賬戶1.3萬個,避免群眾損失7.4億元,最大限度減少和挽回群眾財產損失。
      一年來,全市公安機關顯性用警、整體防控,社會大局持續穩定。深入踐行主動警務、預防警務,推進“四級巡防”建設,布設663個巡區、652個駐巡點、32個警務站,815輛公安鐵騎、5500余名警力、13萬保安員、21.9萬“泉城義警”納入巡防網格,街面可防性案件持續下降。依托“三所聯調”機制,前置878名人民調解員、332名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推動“口鎮大媽”等民調品牌與“三所聯調”融合,努力把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做實“護學崗”勤務,日均出動警力2500余人次,確保校園安全無事故。
      一年來,全市公安機關融入中心、服務大局,護航發展積極作為。深化“黃河安瀾·生態警務”,布建1357名特色生態警長、276個聯建工作站,上線全省首個生態警務數智管控平臺,偵辦生態環境類案件171起,守護泉城綠水青山。出臺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28項措施”,重點項目訴求辦結率、滿意率達“雙100%”。建強“涉企風險數智防控中心”,為項目企業避免和挽損29.8億元。狠抓道路交通事故預防“減量控大”和治堵治亂保暢,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等四項指數全面下降。
      一年來,全市公安機關便民利企、說行辦成,公安服務便捷高效。大力推進公安“放管服”改革,實現80%的市級業務下放基層、93%的業務“網上可辦”。打造“e警通+一窗通辦”服務矩陣,15類190項惠企利民服務“全時即享”,高頻服務事項網辦率100%。“e警通”獲評全國公安科技進步成果并在全國推廣,“戶籍業務不見面辦理”入選第一批山東省政務服務領域“揭榜掛帥”成果。搭建全周期民意感知體系,累計解決民生訴求問題24.8萬件,按時辦結率100%,12345訴求量同比下降19.81%,訴求回訪滿意率不斷提升向好。
      交警部門延伸服務網絡,累計設立機動車登記服務站64家、檢測機構94家、警郵便民服務站182家、辦理臨時號牌4S店194家、電動自行車“帶牌銷售”點913家,會同衛健部門確定體檢醫療機構72家,將“抵押解押”業務下放至11家銀行、3家公證處、2家保險公司,主動與14家區縣法院建立“警法協作”機制,在8個公安分局服務大廳、103個派出所增設車管服務“綜合窗口”,構建“部門協同聯動、多元主體參與”的車管服務新格局。
      一年來,全市公安機關改革驅動、數智賦能,智慧公安提質增效。錨定“專業+機制+大數據”方向,優化警務運行機制,打造“數智情報”“實戰指揮”“融合作戰”三大中心,成立失聯人員查找中心,成功尋返失聯人員872人。加快構建數智警務生態,打造全國市級公安機關首個全信創機房,上線“泉警小智”AI大模型,持續深化“高、精、尖”科技手段與警務實戰融合應用,20項科技成果榮獲部廳科技進步獎,加速催生公安機關新質戰斗力。夯實基層基礎,11個派出所獲評全國、全省“楓橋派出所”,數量全省第一。
      一年來,全市公安機關凝心鑄魂、從嚴治警,鐵軍形象全面彰顯。持續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集中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公安隊伍更加純潔可靠??v深推進“法治公安建設年”,強化“四個抓落實”作風建設集中活動,開展“泉警礪劍·2024”實戰大練兵大比武,實施“泉警星火”典型培育,152個集體、1314名個人受到表揚獎勵,1名民警、1個集體獲評全省“擔當作為好干部”“干事創業好團隊”,“濟南公安在您身邊”深植警心、深入民心。
    編輯: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