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濟南持續推動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對個人消費者交售報廢老舊電動自行車并換購合格新車的,按比例給予一次性最高500元補貼;對交回老舊鋰離子蓄電池電動自行車并換購鉛酸蓄電池電動自行車的,按比例給予一次性最高600元補貼。
近日,記者從濟南市商務局獲悉,截至5月底,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銷售3萬多輛,帶動直接消費近億元。
換新的同時,交舊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那么舊車去哪兒了?如何保證過程合法合規?對此,濟南市再生資源行業協會秘書長陳瑩介紹,在省市區三級商務部門指導下,濟南構建起了“政府引導、協會統籌、企業執行、居民參與”的全鏈條回收體系。特別是針對濟南市2025年以舊換新政策,協會協助開發了“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泉城購”平臺專用模塊,實現了舊車信息采集、資格碼生產、資金補貼發放的全流程數字化管理。
回收舊車過程中,創新回收模式,建立“兩書兩單”協同機制,即回收服務委托書、車輛來源可靠承諾書、車輛交接確認單、回收臺賬電子單,以此打造智慧閉環。
具體來說,由銷售企業授權協會成員單位作為指定回收主體,明確雙方在舊車交接、數據共享、資金結算等環節的權責。銷售門店在消費者購買新車時同步宣傳以舊換新政策,引導車主通過正規渠道處置舊車,形成“新車銷售-舊車回收”的閉環銜接。
銷售企業要求消費者交舊時簽訂《承諾書》,承諾所回收舊車均來自合法渠道,不接收盜搶、拼裝、超標車輛,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系統復驗:將車架號、電池編碼錄入公安部門非機動車管理系統,自動比對是否為被盜搶或逾期未報廢車輛,有效防范非法車輛流入回收渠道。
為了確保每輛舊車的流向可查、責任可追,包含車架號、電池類型、電機編號等12項核心信息,均由銷售門店與回收企業雙人簽字確認。
銷售企業每日上傳舊車收購信息,回收企業實時錄入拆解數據,最終形成從“消費者交車-門店回收-企業拆解-末端處理”的全流程電子臺賬。臺賬包含車輛發票、所有人身份證復印件、回收日期等21項要素,實現“一企一賬、一車一碼”的精細化管理。
“通過與銷售企業深度協同,實現合規水平提升、回收效率提升、居民信任提升目標。”陳瑩表示,通過“兩書兩單”協同機制,以數據臺賬為支撐,共同織密合規回收的安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