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金融活水”肥沃商河農業

    發布日期:2020-12-18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金融支農,在商河縣既下到了田間地頭,也跑出了加速度。“土地生金”的雙重含義在這里得到生動詮釋:拿著土地能貸款,資金助力實現了農業規模化發展,有了更高的產出。
      近年來,隨著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涉農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信息化程度低、缺乏有效抵押擔保、經營穩定性較難評估等原因,涉農企業難以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青睞,“融資難”“融資貴”愈發成為難點。
      2016年,商河縣成立農村產權交易服務中心,將金融“活水”引向服務三農的“最后一公里”,為涉及農業領域的種、養、加工、運輸、儲存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提供了平臺和渠道。乘著金融支農的東風,商河縣鄉村振興全面起勢,一個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商河正向我們快步走來。
      金融返鄉 拿著土地證能貸款
      前段時間,玉皇廟鎮張名楊村村民張元義忙得不可開交。“我8月份貸款剛買的那臺玉米莖穗聯合收割機可派上用場了,我出去干了26天活,幫人家收了1500多畝地,掙了20多萬元呢。”他指著停在院門口的收割機,邊笑邊說。
      今年8月,他萌生了購買收割機的想法,可資金還差不少。商河縣農村產權交易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給他辦理了《農村土地經營權證》,這也是商河縣首個辦證的農業經營主體。通過主體申請—鎮街初審—中心復審—頒發證書等環節,他不到兩周就拿到了證。隨后,他拿著證去建設銀行濟南商河支行辦理“地押云貸”,只用了5個小時,就收到了16.3萬元的貸款。
      和張元義一樣嘗到“甜頭”的還有鄉村綠洲(山東)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靠政府訂單,僅用時一周,公司便從齊魯銀行濟南商河支行獲得500萬元的“政府采購貸”。
      為提升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成效,完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政策扶持體系,中國人民銀行商河縣支行在全省率先組織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評價工作,制定了《商河縣省級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建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評價體系實施方案》,積極引導金融資源回流農村、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截至目前,全縣共辦理業務137宗、頒發證書161本,涉及650家農業主體、農戶5136戶,流轉土地46498.36畝,交易金額32548.59萬元,有效解決了農業經營主體“抵押物匱乏”的難題。
      雪中送炭 給農業輸入“活水”
      “多虧了齊魯銀行給我延緩還款期限,這才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孫集鎮王皮村濟南盛興童碩果蔬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平感慨萬千。
      今年疫情期間,由于物流不暢等多方面原因,王平種的菜出現了滯銷,僅有機菜花一個品種就虧了20余萬元。“當時正好到了還款期,一時真籌不到這么多錢,急得成宿睡不著覺。”他說。
      商河縣產權交易服務中心和銀行了解到王平的困難后,多次上門商談對策,最終按照相關政策為他辦理了轉貸,給王平吃了一顆“定心丸”。依靠“蔬菜貸”,他的蔬菜基地溫室智能設施得到提升,蔬菜產值大幅增加。不僅如此,他還用貸款流轉了25戶貧困戶的土地,建起25個蔬菜大棚,讓貧困戶當年就全部實現脫貧。
      為了讓金融機構有更多為“三農”服務的產品,商河縣產權交易服務中心創新服務理念,聯合銀行、農擔公司等單位開發系列產品,如濟南祥康食品有限公司運用“冷鏈物流貸”,辦理融資抵押擔保貸款150萬元;濟南鑫鑫田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運用“花卉設施貸”,使商河縣農村商業銀行為其授信200萬元;懷仁鎮東信村“商河縣師全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孫集鎮前街村“商河縣眾鑫土地股份合作社”等8家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運用“強村貸”,獲得由中國農業銀行商河支行、商河縣農村商業銀行等業務銀行辦理的貸款528萬元。
      多了“擔”“貸” 降低了金融門檻
      “種植大戶貸”“種苗貸”“花卉貸”等30余款特色產品的出現,既是財政金融協同支農的一次創新,也是鄉村組織振興和產業振興的有益結合和有效探索,最大限度地突破了銀行貸款存在的門檻高、周期短、需抵押等瓶頸,為規模較小、缺乏抵押物的合作社提供便捷的金融惠農服務,有效解決了銀行與農戶信息不對稱,不敢貸、不敢擔問題,引導金融活水流向“三農”。
      在加強體系建設的同時,商河縣全方位推進政府、銀行和農業信貸擔保之間的合作,努力做大“朋友圈”,為涉農業務開展打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溫泉花都 生態商河”是商河縣一張靚麗名片,為把全縣花卉產業做大、做強,做優,商河縣農村產權交易服務中心聯合省、市農擔公司和全縣8家業務銀行,2020年為全縣花卉企業及花農辦理融資抵押擔保貸款5320萬元,促進全縣花卉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編輯: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