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二三產業比重再提高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

    商河:項目為王 實業興邦

    發布日期:2025-01-08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當鼓子秧歌響起,鏗鏘的鑼鼓聲中可以聽到商河人民對“豐收”的希冀。
      當一盆盆溫泉花卉被發往全國各地,那忙碌的聲音里氤氳著產業發展的“紅紅火火”。
      在商河縣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縣長劉小兵作政府工作報告,一個個直觀的數據、一句句平實的話語,總結出2024年商河縣發展主旋律——以“項目深化年”為總牽引,以質效提升為抓手,堅持“一三四六”工作思路,迎難而上、砥礪奮進。
      不妨看看商河縣政府工作報告中有什么。
      “實業興邦”的執著
      實業興邦是國家強大的必由之路,也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必然之選。
      客觀地講,對于商河,迎難而上首先就難在實業興邦上。因為實體經濟正是商河縣長期以來的短板,商河縣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并一直在探索破局之道。縣委書記袁長奎曾在一次會議上講到,“工作基礎差,標準不能低,牢固樹立精品意識,干就干一流;經濟總量小,增幅不能低,牢固樹立爭先意識,爭就爭上游。”剛剛過去的一年,搭乘著“項目深化年”東風,商河縣展示出直面問題補短板的勇氣。
      就拿項目一期實現一年內建成納新的廣日股份濟南數字化產業園項目來說,該項目是2024年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項目全面建成后,可具備2萬臺電梯整機生產能力、1.9萬套電梯運輸能力和2.8萬套電梯零部件配套能力,可實現年產值30億元,有望成為長江以北產能最大的電梯整機生產基地和山東省工業制造新地標。
      發展實體經濟,不僅要引進優秀實體項目,更要堅持做大做強優勢產業、拉長產業鏈條。依托省級化工園區這一重要載體,商河縣聚力打造生物醫藥化工產業集群,紅日藥業、百斯杰生物、科源制藥等龍頭企業聚勢成鏈,初步建成以關鍵醫藥中間體、原料藥及藥物制劑為核心,輻射現代中藥、藥用輔料等領域的產業生態,構建了與生命科學城、國際醫學中心協同互補、錯位發展的格局。
      潮起正是揚帆時,風來滿舵須趁機。在濟南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去年以來,商河縣實體經濟發展既有一以貫之的大手筆,也有個體發展的小確幸。比如,法瑞鈉焊接器材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創偉外墻保溫材料入選國家第四批智能光伏試點示范企業,馬世基智能環保、山東高速新材料獲評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宏濟堂制藥商河產業基地列入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產業攻關項目名單,力諾藥包入選山東省智能工廠……
      2024年,商河新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1家、瞪羚企業24家、高新技術企業44家,14家企業的32個項目入選省企業技術創新項目計劃。這些都將為商河縣域實體經濟發展添磚加瓦。
      “項目為王”的堅持
      從“項目突破”到“項目深化”,再到“項目提升”,近幾年,濟南市堅持“項目為王”的理念絲毫沒有動搖。
      從市到縣,“項目為王”正被一以貫之。商河縣更是著力通過項目提質增效促進轉型發展——
      項目謀劃上,去年以來,商河動態策劃包裝項目410個、產業類項目占比86.1%,超工激光等95個項目開工建設,中福鋁材乘用車配套護板等45個項目入庫納統。
      項目招引上,商河縣在抓好以商招商、載體招商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基金招商、股權招商等新辦法,去年先后簽約108個重點項目。其中有恒瑞醫藥原料藥、北屏新材料等龍頭牽引項目,還有花安堂生物、中鐵建機電制造等補鏈強鏈項目,更有科源制藥二期、百斯杰生物二期等“老樹發新枝”項目簽約落地。產發健康醫藥產業谷、濟南高端化學原料藥產業基地建成投用,10家企業簽約預定。
      項目建設上,強化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廣日股份濟南數字化產業園、力諾醫藥包裝和光學玻璃等35個項目建成投產,淏源生物、泰盛發食品等160個項目開工建設,7個省級、21個市級、172個縣級重點項目均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
      項目服務上,商河縣扎實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103個“一件事”落地見效,壓縮審批中間環節60%以上。召開政銀企對接會53場,授信44.3億元、放款25.6億元。出讓“標準地”839.2畝,作為全省唯一代表,在全國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培訓班上作典型發言。
      一個項目從謀劃、落地、建設到見效,不是一朝一夕,離不開“項目為王”理念的堅持。
      向工業大縣轉變的決心
      商河縣政府工作報告中,鋪陳了一個個直觀的數據:2024年,全年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4%,預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預計三次產業比例調整優化為22.9:34.1:43,二三產業比重較2023年提高1.4個百分點;2024年1-11月,商河縣工業技改投資增長33.6%。
      去年以來,商河縣向“新”而行,以“質”致遠,搶抓“換道超車”新機遇,對標全市“4+10+17”產業體系,立足商河比較優勢、特色優勢,已經基本培育壯大生物醫藥化工、裝備制造、健康食品、低空經濟4條產業鏈,產業發展方向更加聚焦。
      諸多事實展示了商河縣這個農業大縣向工業大縣轉變的決心。千年麥丘邑,正被注入越來越多工業新動能。
      征程萬里風正勁。2025,重任千鈞須奮蹄。新的一年,商河縣將以“項目提升年”為總牽引,明確“轉型升級年”發展主題,錨定“四個一”工作目標持續發力,著力推動發展理念、經濟結構、工作方式、作風建設轉型,促進產業發展、項目建設、環境打造、改革創新、民生事業、黨的建設提標升級,開創經濟社會高質量快速度可持續發展新局面,為“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建設作出更多商河貢獻。
    編輯: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