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上午,中國共產黨濟南市市中區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召開,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市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進一步明確下一階段按照全市“1+454”工作體系要求,以“1+446”工作思路統領市中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方向和重點。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為在全區營造干事創業、加快發展的良好氛圍,市中區將把抓落實作為最重要、最緊迫、最關鍵的任務,重點在提精氣神、增執行力、抓大機制、定時間表、用方法論、靠數據觀、鉆牛角尖、盯有溫度、有硬約束、練真功夫十個方面下功夫。強烈信號的釋放,也預示著市中區將推動各項工作“爭第一、創一流”,帶動“品質市中”建設全面提速提效。
強化學以致用 確保知行合一以十九大精神引領發展“加速度”
在全區上下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之際,此次會議的召開,既是對今年工作的總結回顧,也是市中區深化發展新思路、新任務、新舉措,切實把黨的十九大精神深植進頭腦里、落實到實踐中、體現在行動上的有力舉措。
趵突泉西片區“雙拆”取得歷史性突破,大澗溝東、西兩村拆遷進展迅速,引進豬八戒網、中信證券山東總部等一批知名企業……今年以來,市中區圍繞“建設國內知名、全省一流的品質之區”的目標任務,高標準謀劃啟動中國重汽小鎮、山東數字經濟產業園、山東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等重大產業項目,建立項目建設總指揮部、招商引資委員會、區企業服務局22個重點工作架構及13個部門,城市管理工作連續三個季度獲得全市第一,探索形成“八個一”企業服務模式,被評為全國平安建設先進區,黨員領導干部思想狀態破舊立新,帶動各項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塑造品質城區 助力“現代泉城”“1+446”工作思路凝聚發展共識共為
回顧是對未來的展望,總結只為更好地前行。面對明年“品質市中”攻堅突破之年,市中區將緊密對標全市“1+454”工作體系,謀劃“1+446”工作思路,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一切工作的主線,聚焦發展品質更好、服務品質更優、環境品質更美、民生品質更實,大力實施“人才、產業、科技、文化”四大強區戰略,全力以赴推進經濟發展、城市建設、招商引資、城市治理、民生改善、改革創新6項重點工作,確保“品質市中”建設破題起勢。
以學懂為前提,以弄通為關鍵,以做實為根本,確保黨的十九大各項決策部署在市中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統籌做好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棚改舊改、城市更新、產業培育等工作,突出主動服務、用心服務、高效服務,打造一流的市容環境、生態、法治、政務、人文環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打造人才聚集洼地、動能轉換引擎、創新創業高地、“品質市中”底蘊;推動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城市空間全面拉開、招商引資“招大引強”、城市治理精細長效、群眾生活更有“質感”、全區發展“換擋提速”。
全面從嚴治黨 狠抓執行力建設 鍛造“品質市中”建設“鐵軍”
實現“品質市中”建設增速提效,不僅要靠全體上下聚力實干、奮發有為,更需要風清氣正、遵規守紀的良好政治生態。市中區將堅定不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強化思想理論武裝,扎實做好正風肅紀和反腐敗工作。
打鐵必須自身硬。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早日實現“品質市中”目標,關鍵是要打造一支“想干事、會干事、敢干事、不出事”的干部隊伍。市中區以提升執行力為重點,聚焦“態度+能力+擔當+規矩”,堅持“實在、實干、實績”的選人用人導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全面推廣“核心引領、多元共治”的區域化黨建模式,為“品質市中”建設提供堅強的紀律和作風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