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市中高質量發展奏響創新最強音

    品質市中按下新舊動能轉換“快進鍵”系列報道之一

    發布日期:2018-03-07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編者按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關系經濟轉型升級,是統領全省、全市經濟發展的重大工程。作為省會濟南的中心城區,市中區聚焦推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以決戰姿態吹響新一輪經濟發展的沖鋒號。本報自今日起刊發系列報道,全方位、多角度探析新舊動能轉換的“市中路徑”。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隨著全市新舊動能轉換號角的吹響,市中區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一根本遵循,堅定不移抓好新舊動能轉換,依托政治、區位等優勢搶抓機遇、先行先試,在高端裝備制造、信息產業、文化產業、現代金融等產業實現“老樹發新芽”,趟出一條激活新舊動能轉換的“市中路徑”。
      新動能是新事物,呼喚與時俱進的改革智慧,更需要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營造相應環境。市中區將“頂層設計”與轄區實情相結合,通過新增一系列體制、組織架構,以更有力的舉措推進簡政放權、吸引人才、放管結合、優化服務,讓發展的活力競相迸發,為全市新舊動能轉換提供強勁動能。
      體制機制創新
      護航新舊動能“轉”出新成效
      改革一子落,發展滿盤活。加快市中新舊動能轉換速率,離不開體制機制保障。市中區成立發展品質、服務品質等4個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產業強區、人才強區、科技強區、文化強區等24個工作推進機構,形成“指揮長-副指揮長-聯絡員+包掛單位”(3+1)重點工作推進管理層次,形成群策群力共抓新舊動能轉換的工作推進格局。
      回首市中區近年的發展,正是最大限度優化營商環境,才引來眾多激活新動能的“金鳳凰”。從調整完善招商引資委員會,到編制出臺《市中區加快服務業發展推進意見》、《加強市場主體建設100條措施》等政策,再到實施“八個一”服務措施,市中區將招商引資視為發展的“生命線”,切實將“請讓我來服務你,就像服務我自己”的理念貫穿工作始終,全力打造“十最”政務環境,為市中促進現代產業集聚發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換擋提速。激活“第一資源”廣納“高精尖”托起人才高地
      新舊動能轉換需要智力資源的注入。隨著“海峽兩岸·濟南文創學院”的建立以及國家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創業(濟南)基地項目的落地,市中區牢牢抓住人才這個“第一資源”,不斷構筑起人才集聚新高地,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智力支持。
      如何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市中區成立人才服務局,制定全區首個系統性人才政策文件,進一步加強平臺支撐,優化服務環境,同時實施創新創業高端人才(團隊)引進、重點產業緊缺特殊人才引進、重點產業領軍人才培育和“市中英才”四大工程,打造“智匯市中”和高端產業專家智庫,形成人才引進培育的大格局、大體系。
      打造發展新“引擎”
      項目帶動搶占數字經濟制高點
      無論是新興經濟,還是傳統產業,想要快速駛上“超車道”,需要充分激發“新動能”。市中區搶抓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機遇,提出“發展數字經濟、助推品質市中建設”的工作思路,成立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大數據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全力打造以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和“互聯網+”為核心業態的山東數字經濟產業園。同時在全市第一個成立數字經濟服務專業部門——市中區大數據業服務中心(市中區軟件信息業服務中心),第一個印發編制出臺《促進大數據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和《促進大數據發展應用若干政策》,以撬動數字經濟成為未來經濟新支點。
      將目光鎖定在“彎道超車”的同時,市中區敏銳捕捉“變道換向”的機會。無論“變道”還是“超車”,都要落在具體項目上。2018年伊始,市中區把“項目為王”作為突出著力點,開展項目拆遷建設擂臺賽,在280平方公里土地上種下“變道”與“超車”的種子,眾多項目將作為強勁引擎借勢發力,為市中區新舊動能轉換積蓄起強大的發展能量。
    編輯:高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