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市中“服務立區”釋放市場主體新活力

    品質市中“經濟建設起宏圖”系列報道之四

    發布日期:2018-04-24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市場主體是經濟活動的細胞,市場主體充滿活力,經濟發展才會生機勃勃。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變革之下,快人一步的市中區搶抓發展機遇,以安商穩商促進市場主體建設提質增效。市中秉承“請讓我來服務你,就像服務我自己”的理念,堅持“主動、用心、高效”服務原則,全力優化發展環境,大幅削減行政審批,全面提升個體商戶市場活力、中小微企業發展動力、骨干企業核心競爭力,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驅動力,推動“品質市中”在全市“四個中心”建設中走在前列、爭當排頭兵。
      謀“良策”營造發展環境讓市場“魚群”暢游“商海”
      2017年,市中區新增各類市場主體11793戶,增長19.4%,總數達到68578戶,發展活力全面迸發。
      如果將市場主體比作“魚群”,那么市場環境則是它們生存和發展的一池“活水”。市中區將通過加快“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實施企業上云行動、市場主體升級行動、產業規劃行動,搭建“10朵行業云”,協助企業開展產業規劃,推動由個體戶升級為企業、由企業升級為園區,營造出公平、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確保各類市場主體在“商海”中“如魚得水”。
      在此基礎上,市中區完善市場主體建設政策體系,制定出臺加強市場主體建設100條措施,通過健全組織架構、優化工作機制,推動各類市場主體全面發展,營造出有利于市場主體發展的政策環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簡政放權讓業務辦理“零跑腿”
      近日,山東九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通過手機APP驗證的方式辦理了住所變更業務,以郵寄的方式領取了營業執照,全程“零跑腿、零介質、零見面”。
      九創信息享受到的便利服務,是市中區讓市民、企業辦事享受從“跑一趟”到網上辦事的轉變。據了解,市中區市場監管局開通手機“APP辦照”業務,將全程電子化登記由電腦端延伸到手機端,涉及業務由設立擴展到變更、備案、注銷等,不僅讓企業免去紙質材料的準備,節省來回奔波、排隊等候的時間,同時有效杜絕身份造假、虛報材料的現象。截至目前,市中區有2家企業通過全程電子化完成設立業務,1家企業完成變更業務,辦理數量位居全市首列。
      市中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實施削權減證、流程再造、精準監管、體制創新、規范用權“五大行動”,探索實行審批服務代辦制,實現從讓群眾只跑一趟,到網上審批、一趟不跑,再到上門服務、反向跑的轉變,全力打造優質高效的“十最”政務環境。
      “面對面”架起“連心橋”設身處地為企業“想辦法、謀發展”
      到濟南國際創新設計產業園、中海寰宇商業運營公司等園區、創客空間、企業進行走訪調研,就發展中的新問題、新需求、新期盼交流探討;與濟南金融商務中心(市中區)服務中心對接,積極為金融機構和融資難企業“牽線搭橋”……
      市中區在營造安商穩商發展環境過程中,“服務立區”的理念貫穿始終。市中區扮好“店小二”角色,實施“八個一”措施,全面開展區級領導干部聯系服務重點企業及“百名處級干部聯系百家重點企業”2項活動,用“俯下身、邁開腿”的方式深入一線,及時解決企業發展中的“痛點、難點、堵點”。
      好的服務政策可以培育出一批市場主體,而建設一批好的載體平臺,則可以讓各類市場主體駛上發展“快車道”。市中區強化與高校、科研院所、產業聯盟、知名企業等機構合作,建設各類研究院、孵化器加速器、實訓基地、眾創空間、特色園區等平臺,加速小微企業孵化、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壯大市場主體規模,不斷提升行業競爭力和貢獻率。
    編輯:高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