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整治提標提速 加強物業管理 形成長效機制

    市中區向老舊小區“宣戰”

    發布日期:2018-05-28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老舊小區整治改造涉及廣大市民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也是市委、市政府近年來實施的一項重點民生項目。作為濟南市的中心城區,市中將以城市提升工程“十大行動”為契機,全面打響老舊小區整治改造“攻堅戰”,切實做到底數清、行動快、計劃明、效果好,在整治改造20處列入改造計劃的老舊小區基礎上再“跨出一步”,全面摸底、深入整治、打造亮點,在改善百姓居住環境上走在全市前列。
      全面摸底排查“一區一檔”托起“安居夢”
      自2015年開展老舊小區整治改造工作以來,市中區完成54處、251萬平方米老舊小區整治改造任務,二七社區、樂山小區先后在蝶變中“重生”。乘著城市提升工程的東風,市中區今年將對老舊小區數量、歷史、現狀、訴求等全面摸清底數,建立“一區一檔”,早行動、早謀劃、早落實,加快對20個、建筑面積約164.8萬平方米的老舊小區實施整治改造,讓居民生活更加幸福。
      看似枯燥的數據,背后凝聚著市中區舉全區之力實現百姓“安居夢”的務實舉措。為扎實做好老舊小區整治改造工作,市中區成立由區級領導掛帥的老舊小區整治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市中區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手冊》,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制定時間表、劃定路線圖,聯合區園林、市政、城管等部門及街道辦事處形成合力,落實“日調度、周通報、月點評、季考核”制度,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更高站位、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探索老舊小區整治改造的“市中路徑”。
      拒絕“花拳繡腿”加強物業管理實現“大突破”
      摒棄“涂脂抹粉、描眉畫眼”的粗放式整治模式,市中區堅持“缺少什么就配建什么,老百姓需要什么就建什么”,進一步完善治安防控、消防、環衛等基礎設施,改善小區環境設施,整治弱電線路,穩步推進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市中區同時積極探索實施開放式小區物業管理,在前期7處老舊小區實現物業管理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扶持政策、建立專項基金、創新工作機制,實施“街道+社區+物業”管理模式,為老舊小區找好“管家”。
      在除舊布新的基礎上,市中區還將拿出“繡花功夫”對準背街小巷,堅持全面提升、重點打造、示范引導原則,重點解決路面不平,井蓋井箅缺失、破損、松動,市民出行照明等問題;整治亂搭亂建、“店外店”、亂拉亂扯、亂停亂放等現象;對有條件的背街小巷進行“建綠增綠”,保持道路、樹木、地面、立面干凈整潔,以點帶面全面提升環境面貌。
      尋求亮點特色搶抓動能轉換機遇打造“宜居市中”
      在守好治理成效的基礎上,市中區把納入全省住建系統新舊動能轉換老舊小區整治改造項目的七里山南村和岔路街小區作為主攻方向,按照省級人居環境范例項目要求,高標準打造市中老舊小區“新名片”。樂山小區獲評2017年度山東省人居環境范例項目后,進一步參加國家級人居環境范例評選活動,聚全區之力讓“市中標準”、“市中樣板”走出泉城、叫響全省。
      此外,市中區今年將緊密對標市委、市政府打造“15分鐘生活圈”的要求,堅持整治改造與便民利民同步,新建改建一批“互聯網+便利店”、品牌生鮮超市、便民市場,著力解決老舊小區居民身邊事、眼前事,努力打造“有溫度的城區”。 
    編輯:高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