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疫情防控創出“天橋經驗”

    發布日期:2020-03-05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關鍵是把落實工作抓實抓細。
      天橋區外來人口53萬,占到總人口一半;專業市場多達58處;租房戶多,城鄉接合部的藥山、濼口、北園舊村居內租客密集;重點部位和卡口多,包括濟南站、大明湖站2個火車站,長途汽車站、長途客運中心、長途汽車聯運站3個長途汽車站,2個高速出入口以及2條國道……
      面對如此復雜的情況和疫情防控的繁重任務,該區以網格化作答“抓細抓實”考題,通過織牢織密網格、資源下沉網格、排查依托網格、管控依靠網格,實現排查和管控“不漏一樓、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創出網格化治理的“天橋經驗”。該區“三個不漏”的做法被濟南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發文在全市推廣。
      織密網格 1047個網格形成四級防控體系
      實踐證明,在疫情防控和基層社會治理中,發揮作用最大的是網格,機制運轉最有效的是網格。
      疫情防控期間,天橋區通過優化網格設置,細化完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作網絡,將一張聯防聯控的“大網”化成千千萬萬張群防群治的“小網”,實現每項疫情防控工作精準落地。
      數據顯示,該區在14個街道、200個社區(村),劃分出1047個網格,其中覆蓋100戶以下的網格334個,覆蓋100-300戶的網格687個,覆蓋300戶以上的網格26個。該區還將區域內樓宇、平房、工地、市場、門頭房等全部落到網格中,形成全覆蓋、無縫隙的“區—街—社區—網格”四級防控體系。
      依托網格,該區累計摸排200個社區、6347棟樓宇、18817個平房院落、376個賓館、305147戶、845317人;對316個封閉式小區、248個開放式社區實施封閉式管理,封閉出入口874個,設置卡口453個,每天有7000余人次值守檢查,實現疫情防控全覆蓋、無死角和全員管控。
      充實網格 四方面力量下沉匯聚磅礴力量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防線。為此,天橋區充分發揮黨組織動員能力,在原有網格長、網格員的基礎上,發動四方面力量下沉或融入網格。
      職能部門下沉網格,將衛計、市場監管、城管、水務等部門力量沉入網格;機關干部下沉網格,市直部門、53個區直部門、1200余名機關干部在網格中統一調配使用;街道社區干部融入網格,5306名街道和社區干部化身“兼職網格員”投入疫情防控;志愿者隊伍融入網格,2萬余名志愿者依托網格開展志愿服務,匯聚起磅礴力量。
      跟人員一起下沉的還有責任。該區調整和明確疫情防控期間網格的職責和任務,讓網格長、網格員、下沉網格人員都肩負起“六大員”職責:“政策宣傳員”,制作和懸掛橫幅等營造宣傳氛圍;“信息摸排員”,對社區居民樓、平房院落、企業等開展拉網式排查;“重點管控員”,做好居家隔離人員、車站、高速出入口、小區等重點卡口的管控和服務;“上下聯絡員”,對上及時報送摸排信息,對下傳達上級安排部署,做好群眾工作;“風險處置員”,及時排查和發現處置不穩定因素和苗頭性問題;“衛生消殺員”,對重點區域和部位做好消毒工作,保障群眾健康。
      用好網格 5項機制構筑疫情防控堅固防線
      一張大“網”已織就,“格”中人員及崗位職責也全部明晰。如何讓這張網運作起來,天橋區探索和建立了“五項機制”。
      人員摸排“臺賬管理”機制,建立“六本臺賬”,即住宅小區、工地、賓館、樓宇和企業、沿街門頭房、車輛摸排臺賬,確保無死角、全覆蓋;封閉小區防控“1+3”機制,網格員開展防控工作由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3方協調配合,實現資源聚合、無縫對接;開放小區防控“一長五員”機制,充分發動網格長、睦鄰網格員、街道下沉網格員、網格城管員、和事佬調解員、志愿網格員“一長五員”抓摸排、強防控、解民困。
      重點人員防控“1+4”機制,對湖北和武漢籍人員、密切接觸者、發熱人員全部在網格內落實“1+4”機制,即1名重點人員由1名社區網格員、1名街道干部、1名派出所民警、1名醫護人員盯上靠上提供服務;黨的作用發揮機制,成立若干臨時黨支部,把支部建在網格上,通過組建“黨員突擊隊”,組織黨員干部主動認領黨員“先鋒崗”“示范崗”“責任區”等措施,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該區“五項機制”的有效運作,實現了黨的領導在網格、情況掌握在網格、問題解決在網格、工作推進在網格、防控見效在網格,真正做到了將疫情防控工作抓實抓細。
    編輯: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