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將辦學模式集團化改革作為打造品牌名校的有力抓手”“堅持內培外引相結合,分層分類分步推進名校品牌化建設。”4月17日,在天橋區城鄉緊密型教育共同體總結表揚暨教育強區工作推進會上,天橋區委書記韓偉這樣表示。
會議當天下發《天橋區教育和體育局2021—2023年推進教育集團建設的實施意見》,為全區今后三年的“教育集團”建設工作繪制了“路線圖”。此外,會議總結了近年來全區城鄉緊密型教育共同體建設,特別是教育強區工作取得的成績,對“應該建設什么樣的教育強區”作深入解讀,并對下一步的聚焦重點、強化保障措施等工作進行了進一步部署,充分彰顯了天橋區委、區政府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堅定不移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全力以赴加快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區的鮮明態度和堅強決心。
依托8年探索經驗,成立三類教育集團 打造天橋區本土優質教育品牌
在當天的會議中,天橋區下發《實施意見》,正式成立5個名優學校帶動發展教育集團、3個學區一體化教學聯盟、15個城鄉教育發展共同體,涉及全區50所中小學、幼兒園。
這是一條具有天橋特色的教育集團化建設之路。據天橋區教育和體育局局長張萍介紹,在推進集團化辦學的過程中,天橋教育本著“優化共同體、賦能聯盟校、彰顯名優校”的原則,分層、分類、分步開展集團化建設工作。
早在2013年,天橋教育便結合自身地域特點,組織黃河南北各15所小學結成緊密型教育共同體,通過城區優質學校不斷“輸血”,逐漸實現農村學校自身“造血”,探索形成“總校菜單輸出、精準幫扶——分校科學接納、融合再生——雙校和諧共生、互為促進”的發展路徑。自2016年以來,黃河北15所小學獲得國家級榮譽7項、省級榮譽6項、市級榮譽25項,學校教學質量全面提升。這一探索,也為天橋成立三類教育集團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優化共同體的基礎上,提升匯才學校等名優校的輻射帶動作用,組建各美其美的教學聯盟,讓每所學校都找到合適的提升路徑,全面打造天橋本土的品牌名校。”張萍說。
下一步,天橋區將強化頭部學校“品牌引領”、強化源頭新校“優質起步”、強化優勢老校“合作升級”,將辦學模式集團化改革作為打造品牌名校的有力抓手,分層分類分步推進全區名校品牌化建設。
部署名師、名校長、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針對“四大優先”公布“一攬子計劃”
成立教育集團只是天橋區推進教育強區工作的部署之一。在2020年召開的教育強區工作會議中,天橋區圈定了以“八項全面”為框架的重點工作。在“八項全面”中,又劃出了“四個優先”,即優先建設基礎教育設施、優先打造品牌學校、優先培育校長隊伍、優先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教育集團的成立便對應了“優先打造品牌學校”的部署。
在本次推進會上,天橋區也針對“四個優先”公布了“一攬子計劃”。
在基礎教育設施建設方面,天橋區將鉚足“搶”的勁頭擴總量、強化“實”的擔當優存量、激發“超”的追求提質量。對于很多家長關心的老校舍改造問題,全區將按照“補短板、保基本、標準化、可實施”的原則,高質量、高效率分批推進老校改造。同時,全區將梳理計劃外老校區急需解決的痛點難點問題,以項目化、清單化方式逐一協調解決。“將來,天橋最好的公共設施一定是教育設施。”韓偉在大會上表示。
“先有名師名校長,然后有名校;先有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然后有高質量的教育事業。沒有過硬的校長隊伍、精干的教師隊伍,教育強區只能是空喊的口號。”基于這一認識,天橋區在校長隊伍建設、教師隊伍建設推出了一系列措施。
在加強校長隊伍建設方面,天橋區將深化校長負責制、完善中小學校長任期目標責任制、倡導校長堅守教育一線。此外,全區還要加強校長后備人才培養,鍛造老中青梯隊合理、可持續發展的校長隊伍。就在不久前,全區創新實施“副校長聘任制”改革,25名副校長通過全員競聘、擇優上崗的方式脫穎而出、走馬上任,極大激活了辦學活力。
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全區將構建三個體系,來鍛造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這主要包括:構建經濟發展、教育發展、教師發展三位一體的規劃體系;構建政治素養、道德素養、專業素養三位一體的提升體系;構建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三位一體的保障體系。
“拿出‘真金白銀’重獎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教師”“讓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改革要讓教師更有動力,讓一線二線不一樣、教與不教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這些情真意切的話語起到了振奮人心的效果,很多教師事后用“心懷激蕩”“如沐春風”來形容自己的感受。
解讀“天橋要建什么樣的教育強區” 號召全社會成為唱響天橋教育的“主人翁”
會議當天,韓偉用1個小時的時間進行了9843字的發言。他對天橋教育所處的大時代、大背景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面向全區近5000名教育工作者就“天橋要建什么樣的教育強區”進行了解讀。
韓偉表示,當前,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所以要把建設教育強區放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途中尋找著眼點,放在高質量發展大勢中尋找支撐點,放在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尋找著力點,放在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戰略和現代化中心城區建設中尋找立足點。基于這些形勢,天橋教育要建設的是這樣的教育強區:群眾認可、家長滿意的教育強區;學生成長成才、全面發展的教育強區;優勢凸顯、品牌響亮的教育強區;改革有力、充滿活力的教育強區。“搶抓機遇、順勢而為、乘勢而上,推動教育強區建設踏上新征程、開創新局面。”
對于全區各部門在建設教育強區工作中的定位,韓偉也做了形象描述:區委教育工委要當好“指揮員”,教育主管部門要當好“先鋒隊”,學校要當好“主力軍”,各位校長和老師要當好“戰斗員”,公安、城管、市場監管、應急、文旅等職能部門要當好“護航者”,各街道要當好“保障部”,有關部門要當好“智囊團”。每所學校都要成為展示天橋教育成就的“重要窗口”,每位校長和教師都要成為宣傳天橋教育風采的“形象代言”,全社會都要成為唱響唱盛天橋教育的“主人翁”。
值得一提的是,在會前一個月,天橋區委、區政府便面向全體教師下發調查問卷,廣泛收集大家在建設教育強區過程中遇到的痛點、難點,這也讓本次會議被賦予了“回應”與“答卷”的意味。
“本次會議振奮人心,讓全體教育人深受鼓舞。天橋教育強區之路,首先是天橋教師、天橋校長、天橋教育干部自強的過程。下一步,天橋教育人將抱定‘深化改革、重點突破,辦現代化中心城區人民滿意的優質教育’強區志向,以將勤補拙的不斷加壓,業精于勤的執著探索,勤勉慎行的敬業奉獻,全面打造天橋本土的品牌名校,為建成在全市具有較高影響力的教育品牌核心區書寫濃墨重彩的絢麗篇章。”張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