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濟南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 推進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天橋區專場)。發布會上,天橋區委書記孫戰宇介紹,今年以來,天橋區經濟社會呈現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9.7億元;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44億元,稅收占比91.2%。
策劃儲備55個重點項目,總投資達1300億元
在項目建設方面,依托黃河南北發展空間,天橋區加快構建“一軸兩帶五組團”的產業空間格局,深入落實“5444”項目謀劃法,以投融資和產業發展為導向,不斷充實策劃儲備項目庫。今年以來,天橋區新策劃儲備、招引培育高鐵智能裝備制造基地、山東德晟機器人增資擴產等55個項目,總投資達1300億元,上半年已有9個項目進入了實施階段。
天橋區圍繞新材料、智能制造、數字經濟等產業,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開展精準招商,成功引進中建國際智能制造(機器人)產業園項目、京東·山東黃河數字運營中心等500強項目8個,為發展增強了后勁。上半年全區簽約3億元以上招強引優項目19個,其中12個已經落地。
“上半年,全區29個市級重點建設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50.9%。”孫戰宇介紹,為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天橋區實施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建立區領導包掛項目制度和項目服務專員制度,對163個省市區三級重點項目實行區級領導包掛。同時,加快推進65個今年新開工項目建設,為全區投資提供后續支撐,上半年已實現開工項目37個。
四大片區總體簽約拆除率達到95%以上
今年,天橋區全力推動城市更新,以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為主戰場,持續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其中,實施城市更新暨城中村改造“百日攻堅”行動,重點突破王爐北辛、丁太魯新徐、桑梓店六村、濼口二期四大片區,啟動9000余戶、250萬平方米的拆遷。截至目前,共簽約3150戶,拆除面積近80萬平方米,總體簽約拆除率達到95%以上。
目前,天橋區王爐北辛片區安置房項目已于6月開工,丁太魯新徐、桑梓店六村、濼口二期安置房將于10月底前啟動建設。工作中,天橋區積極拓寬融資渠道,目前全區共取得授信額度342億元,籌集項目資本金22億元,國開行、農發行專項借款到位59.7億元,總投入達81.2億元。
黃河北片區首個EOD項目已通過評審
聚焦推動傳統商貿業提檔升級,天橋區加快推動齊魯鞋城、山東通訊城等專業市場轉型升級,濼口服裝城被評為“全國商品交易市場系統十大(專業)領軍市場”。萬虹中心、萬融廣場、白金廣場等現代商業載體加快建設,上半年零售業銷售額同比增長12.2%,全市排名第2。加快發展電商產業,上半年全區網絡零售額實現93.81億元、同比增長11%,總量排名全市第2。
在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方面,天橋區繼續實施“萬人下鄉、千村提升”工程,規劃建設區級農業示范園,推動12家農村專業合作社、14家家庭農場提檔升級。夏糧單產再創新高,單產水平約505公斤,總產量約2萬噸。啟動建設“黃河北岸桑梓老家”泉韻鄉居鄉村振興示范片區,總投資20億元的黃河北片區首個EOD項目已通過省市專家評審。
成立11個名校發展集團
上半年,天橋區民生和社會重點事業支出17.7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0%以上;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萬元,同比增長5%。天橋區委副書記、區長張慶國介紹,聚焦發展所需、群眾所盼,天橋區深入開展“品質提升”行動,明確35個方面86項具體工作任務。
積極推進穩崗穩就業工作,上半年天橋區城鎮新增就業1.45萬人。強化重點群體援助幫扶,上半年安置各類就業困難人員1506人,累計發放城鎮公益性崗位補貼2492萬元、靈活就業社保補貼494萬元。
今年以來,天橋區加快推進“全周期”教育體系擴優提質,先后與山東師大基礎教育集團、省實驗中學簽約,成立11個名校發展集團,建立名師工作室35個、中小學教研共同體10個,新增國家級體育特色學校7所,持續擦亮天橋教育品牌。
聚焦著力提升醫療衛生、托育養老等民生服務水平,山大二院擴建、省立三院擴建、天橋醫院遷建等項目有序推進,在全市率先啟動“心電一張網”建設,百余家醫療機構簽約入網,受益群眾達5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