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規劃,合理布局,是產業健康發展的首要前提。以此次區劃調整為契機,對濟南、萊蕪兩地產業布局全盤謀劃、系統設計、統籌考慮,推動生產力布局再調整,必將進一步激發動力、釋放潛能,為濟南高質量發展打開新局面。
產業是城市發展的基礎支撐,沒有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的產業發展格局,就談不上城市發展的質量和競爭力。濟南、萊蕪資源稟賦各有優勢,產業發展各有專長。高端制造業是濟南的一張名片,擁有浪潮、重汽、二機床等一批大企業大集團。萊蕪鋼鐵產業特色鮮明,還有“三辣一麻”“三黑一白”眾多知名品牌。這些產業特色優勢明顯,互補性很強,是兩地融合發展的潛力所在。統籌規劃濟萊工業布局,就是要充分發揮兩地比較優勢,通過一體規劃建設、科學分工協作,讓產業相滲相融,產生化學反應,實現“1+1>2”的效果。
區域分工理論認為,區域間科學合理的分工,有利于開展專業化生產、提高生產效率、推動技術創新、提升經濟效益,可以有效避免產業發展的盲目性和無序性。這次區劃調整后,省城濟南的規模能級上來了,發展空間變大了,但仍然面臨著土地等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程度不高、產業空間集聚不足、產業聯系不夠緊密等一系列問題。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提升生產要素集聚度,必須按照市場經濟原則和生產力布局內在規律,突出強調統籌安排,調整完善規劃布局。
統籌規劃濟萊工業布局,要善于從比較優勢中找準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整合釋放資源優勢的潛在能量。比如,通過鋼鐵產業的產能壓減,可以為動能轉換騰出更大空間,增加與高新產業銜接,推動特種鋼、不銹鋼以及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發展,逐步把產業結構調高調優。再如,利用萊蕪的生態、交通優勢,濟南的教育、科技優勢,規劃科學園區,打造科創高地,有助于以更加開放的發展視野,構筑對外開放合作新平臺,擴大高質量“雙招雙引”,把濟南打造成我國北方高端產業科技、人才、現代服務業聚集地和央企、跨國公司總部基地。從戰略全局高度,因勢利導,因地制宜,不斷提高頂層設計、統籌謀劃的能力和水平,一定能形成一個優勢互補、錯位競爭、特色鮮明的產業發展最優格局,推動山東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