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上午召開的全市民營經濟發展大會,為全市上下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務實的舉措,共同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各級各部門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會議精神上來,下大氣力辦實事、解實難、求實效,不斷增強民營企業信心,與民營企業攜手前進,掀起民營經濟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熱潮,為實現省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濟南好,民營企業才能更好;民營企業強,濟南才會更強。”改革開放以來,全市民營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市民營市場主體總量已達105萬戶,占全市市場主體總量的97%以上;貢獻了全市近40%的GDP、60%以上的稅收、80%以上的科技創新成果、近90%的城鎮勞動就業。縱向比,民營經濟已成為我市經濟名副其實的“半壁江山”,但是橫向比,差距仍然較大、問題依舊突出。問題就是壓力,差距就是潛力。各級各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把民營經濟作為省會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和主引擎,進一步堅定發展民營經濟的信心決心,找準關節點、發力點,在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上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為省會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奮力實現跨越趕超加油助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投資環境就像空氣,空氣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資。推動民營經濟加快發展,就要把濟南打造成為最適宜民營企業發展的“創新創業生態典范城市”。為民營經濟發展松綁,就是要持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之手拿掉壓在民營企業身上的“包袱”、解開綁在民營企業身上的“繩索”,進一步用改革松綁除障、除弊糾頑,讓民營經濟發展動力充分釋放、創新源泉充分涌流、創造活力充分迸發。要積極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營造尊重、關心、支持企業家的濃厚氛圍。特別是我市開展的“遍訪民企”服務活動,將覆蓋全市所有民營市場主體,彰顯了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決心。各級各部門要嚴格落實領導包掛企業等服務舉措,當好“店小二”,真心實意幫助民營企業翻越“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助力廣大民營企業加快做大做強。
今天的民營經濟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進入了各方面機遇疊加的黃金期,迎來了加快發展的最好時代。當前的濟南,機遇與優勢正集中釋放、活力與動力正全面迸發,這也必將成為民營經濟大發展快發展的機遇期。全市廣大民營企業和企業家要堅定信心、把握機遇,推動企業加快做大做強,在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