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從2019年的“1+474”到2020年的“1+495”,工作體系變化的背后,是濟南站在新的歷史方位,結合全市實際,把握發展趨勢,搶抓重大機遇,以戰略眼光作出的科學謀劃——

    未來已來,濟南迎“機”而上

    發布日期:2019-12-24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2020年正在向我們走來。站在年末歲尾,謀劃好明年工作,對未來一個時期濟南的發展至關重要。
      在12月16日、17日召開的全市工作務虛會上,我市確立了2020年的工作思路——扎實推進“1+495”工作體系。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從2019年的“1+474”到2020年的“1+ 495”,工作體系之變,是濟南經過集思廣益,以戰略眼光針對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作出的戰略部署,也是結合濟南實際高位再求進,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作出的科學謀劃。
      “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透過工作體系的變化,我們能夠看到濟南踐行走在前列、揚起龍頭的使命擔當,也能看到濟南把握三大國家戰略交匯疊加的歷史機遇,加速奔向“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崛起路徑,更能看到這座城市勇往直前、爭創一流的雄心壯志。
      未來已來,濟南迎“機”而上、乘勢崛起。
      既有“全局之謀”,又有“萬世之謀”,彰顯城市的戰略定力與遠見
      善弈者謀勢。觀察形勢、認識形勢、掌握形勢,是科學謀劃發展路徑的前提。當前,全球面臨什么樣的形勢?全國面臨什么樣的形勢?濟南又面臨什么樣的形勢?這是濟南必須要解答的問題。
      站在全球角度看,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后的深度調整期。與此同時,積極因素、向好因素在明顯增加,特別是近期利好消息不斷傳來。比如,12月13日,中美就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對穩定全球經濟預期、提振市場信心具有重大意義。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分析,今明兩年世界經濟增長率預計均在3%以上。這些都說明,穩定增長依然是大趨勢。
      站在全國角度看,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三期疊加”影響持續深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與此同時,全國經濟社會保持持續健康發展。前三季度,我國經濟增速達到6.2%,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繼續位居前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
      站在濟南自身看,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三大國家戰略交匯疊加,帶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無論是經濟增長、新舊動能轉換、還是三大攻堅戰,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雖然我們還存在工業增長不夠快、民企投資有待提升、區域發展不夠平衡、產業集群發展水平有待提升等問題,但整體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而且重大機遇必將帶來新的發展動力。所以,濟南也在復雜多變的形勢下交出了穩中向好、量質齊升的成績單。前三季度,全市GDP總量占全省比重達到11.5%,對全省的增量貢獻率創近年來最好水平。
      基于此,我市對整體形勢作出了“喜與憂同在、喜大于憂”“危與機同在、機大于危”“穩與進同在、進是大趨勢”的判斷。
      識大勢而后伐謀。我們既要用辯證思維看待形勢發展變化,又要用戰略眼光謀劃未來。
      今年8月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明確了“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作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的作用”,并提出要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這也意味著中心城市未來在資源配置、輻射帶動方面的作用將會被強化。立足濟南看,這是機遇也是壓力。放眼周邊,有多個中心城市、經濟圈,如果我市不能盡快隆起成為發展高地,未來的地位必然會受到影響。在2020年的工作部署中,我市把打造中心城市作為一個重要目標,明確“著力打造國家中心城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樣板城市、省會經濟圈的龍頭城市、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央企總部”等部署。這一系列部署,不僅是著眼當下,也必將對未來濟南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一座城市的發展,在緊要處往往只有關鍵幾步。在重大發展機遇面前,誰見識早、行動快、走在了前面,誰就能搶占先機、把握主動、引領發展。我市對2020年工作的謀劃,既有站在全球、全國視野中的“全局之謀”,也有目及長遠的“萬世之謀”,彰顯了這座城市的戰略定力與遠見。
      既著眼提升,又豐富內涵,彰顯了走在前列、揚起龍頭的使命擔當
      進入2020年,濟南打造“四個中心”的征程也將進入第5年。經過連續幾年的接力奮斗,濟南已從曾經人們眼中的“鈍感之城”變為“活力之城”,發展環境之優前所未有,發展勢頭之強前所未有,發展前景之好前所未有。在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征程上,濟南拾級而上,從首次進入“亞洲城市50強”、直接躋身“全球二線城市”,到摘得“國際花園城市”桂冠,實現了從“濟南了解世界”到“世界認識濟南”,再到“濟南打動世界”的嬗變。特別是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濟南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穩中有進、量質齊升的良好態勢,在“全球二線城市”排名中進一步前移,超過法國里昂等城市,并以優異成績通過國家衛生城市復審。
      濟南的發展實踐證明,打造“四個中心”、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決策部署是一條適合濟南的光明大道。因此,2020年和2019年一樣,工作體系中的“1”都把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作為總體目標。
      當然,濟南的各項工作已經站上新臺階,這也給全市提出了高位求進的新要求。推動工作提升,著眼于局部調整,也體現在“1+ 495”工作體系當中。
      代表著“四個中心”的“4”雖然總體目標不變,但其背后的內涵卻在豐富。以區域性經濟中心建設為例,濟南明確提出要邁入“GDP萬億俱樂部”,著力打造國家中心城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樣板城市、省會經濟圈的龍頭城市、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央企總部。區域性金融中心怎么干?就是要圍繞產業金融發力。在區域性物流中心建設中,我市明確了“堅定不移爭創國家物流樞紐城市”“加快打造國際內陸港、國際商品口岸、國際貿易城”等目標。在區域性科創中心建設中,我市提出要“建設中科院濟南科創城、齊魯科創走廊”等新的平臺載體。
      工作體系中的“七大攻堅戰”變為“九大提升行動”,從攻堅戰到提升行動,并非簡單做加法。
      一方面,此次新增加了兩項內容:產業能級提升行動和對外開放提升行動。濟南明確十大千億級產業,擁有浪潮、齊魯制藥、中國重汽等一批龍頭企業,但產業集群化發展水平有待提升。未來要實現向萬億GDP跨越、向千億財政收入跨越,必須做大產業規模,擴大產業集群,提高產業能級,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邁進。在對外開放方面,濟南對外開放新高地的地位日益凸顯,“國際范兒”越來越足。在這種情況下,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以更大的開放力度支撐高質量發展,是濟南必須面對的課題。
      另一方面,“九大提升行動”的一個關鍵詞就是“提升”。雖然全市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績,但只有通過持續提升,才能進一步鞏固成果、擴大戰果,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轉變。比如,在“雙招雙引”方面,不僅提出要創新招引方法、招商政策,還明確提出要“防止重招商輕落地”;在城市治理方面,提出“大力提升城市文化影響力”,推進龍山文化、大舜文化、嬴秦文化、黃河文化、泉水文化、曲藝文化、紅色文化等文化傳承工程,加大城市“微改造”力度。
      實現上述目標,需要強大的保障。“1+ 495”工作體系中的“5”,指的就是“五大保障”。相比2019年,“強化深化改革保障”出現在2020年的工作體系中。越是環境紛繁復雜,越要依靠改革掃除發展障礙,激發發展活力。特別是當前的濟南,在走在前列、揚起龍頭的征程中,會面臨許多新的挑戰、新的問題,如果再按部就班推進工作,就很難實現新突破。因此,我市把“強化深化改革保障”作為五大保障之一,并在具體方面提出持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金融體制改革、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供地制度改革、戶籍制度改革等6項改革內容。
      工作體系的變化,是針對濟南實際作出的戰略部署,也是濟南走在前列、揚起龍頭的迫切要求,更是這座城市勇往直前、爭創一流雄心壯志的彰顯。
      既是目力所至,又是量力能及,需要全市上下精誠團結,勠力同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當前的濟南,可以說正處在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面臨著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1+495”工作體系作出的部署,無論是從內外部形勢來看,還是從工作現實來看,都是完全可以實現的。但能夠實現,并不意味能夠輕松實現,它需要我們在新的一年里以更大的力度、更高的標準、更強的作風去接力奮斗。
      這要求我們要有保持定力、做好自己的底氣。成大事者必有定力。一個人如此,一座城市也如此。保持定力,需要一種矢志不渝的執著追求,需要一種百折不撓的頑強精神。保持定力,就是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按照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目標任務,切實辦好自己的事情;就是要“不畏浮云遮望眼”,確保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這要求我們要有頭拱地、嗷嗷叫的勇氣。當前,濟南正處于重大機遇交匯疊加的機遇期,也是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期,只有發揚“亮劍精神”,敢啃最硬的骨頭,敢碰“燙手的山芋”,敢挑最重的擔子,迎難而上、帶頭攻堅,才能攀上成功的頂峰。要爭當新時代的勁草真金,發揚“我不擔當誰擔當”的精神,堅決摒棄“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錯誤認識,堅決克服怕失誤、怕出事、怕麻煩、怕擔責的心態,以舍我其誰的擔當推進各項工作,以釘釘子精神狠抓落實。
      這要求我們要有敢闖敢干、爭創一流的志氣。當前,我們的很多工作都是開創性的,并沒有先例可循。比如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我們是全國唯一一個;比如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樣板城市,也沒有先例,都需要我們大膽蹚出一條路子來。所以,要敢于打破條條框框束縛,敢于第一個吃螃蟹,敢于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從“找慣例”轉變為“創新例”。同時,還要敢與強者比,敢向高處攀,不居第一不罷休,位居第一不止步,唯有如此才能推動濟南走在前列、揚起龍頭。
      這要求我們要有團結進取、攻堅克難的豪氣。“人心齊,泰山移”。要想真正把濟南建成“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必須上下同欲、上下同心、齊心協力。有了團結,就能形成合力。在此基礎上,還要敢于攻堅不怕風險,善于突破不怕挫折,逢山開路,遇河架橋,唯有如此才能拼出一番新天地。
      一切偉大的事業都在接力奮斗中實現。2020年的發展藍圖已經繪就。只要我們堅定信心、振奮精神,萬眾一心、真抓實干,就一定夠讓藍圖變為現實,為加快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寫出精彩的2020篇章。
    編輯: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