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你安心復工 我全力護航

    ——從政企一心共克時艱看城市擔當

    發布日期:2020-03-18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復工穩就業,復產穩經濟。
      泉城大地氣溫回升,枝頭吐綠。廣大企業全面加快復工復產,推動經濟社會秩序回歸正常。
      在這背后,政府服務如同“無形之手”,出臺并落實一系列惠企幫扶政策,幫企業一把、扶企業“上馬”,讓經濟社會發展的“引擎”重新啟動。
      “非常時期,要有非常作為,與企業同舟共濟。”
      “企業遇到什么難題,我們就解決什么難題。”
      ……
      各級政府惠企幫扶的的話語擲地有聲。實打實的扶持政策,更讓企業家們心里暖流激蕩,信心倍增。數據顯示,濟南位列“全國復工進度TOP10城市”第6位。當下的濟南,正按下“快進鍵”,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把落下的進度補回來,再次吹響加快高質量發展的號角。
      項目審批:“不見面”也能“事辦成”,政府與企業同舟共濟
      非常時期,要有非常作為。
      企業投產和項目落地,手續審批是第一關。在疫情防控期間,我市出臺了很多創新、暖心的好政策,確保“不見面”也能“事辦成”。
      “關鍵時期,審批服務要做到不見面辦、容缺辦、想盡辦法辦和打破常規辦,與企業風雨同舟,共克時艱。”2月10日上午,章丘區行政審批服務局主要負責人田亮在微信工作群里提議。不久,宏圣財富中心項目就從中嘗到了“甜頭”,從提交審批材料起2個工作日便拿到了防空地下室建設許可證。
      無獨有偶,辦理審批原本需要20個工作日,濟南高新區的企業僅用兩天就火速“過審”。“你好,我們是一家生產消毒產品設備的企業,想增加液體消毒劑的生產,請問可以申請嗎?”近日,山東新日電氣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打電話求助。濟南高新區市場監管局聞訊立即組織藥品監管所、行政審批辦公室開展緊急磋商,最終決定啟用濟南高新區承接的市級審批權限,為企業開通綠色通道。2天時間,企業順利拿到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
      2月11日,“獨角獸”企業山東便利蜂商貿有限公司“喜提”營業執照,順利落戶歷下區。歷下區推出“云招商、不見面”審批服務舉措,根據企業需要推出“定制服務”,通過不見面審批的“組合拳”幫助企業“零跑腿”快速拿到營業執照,贏得企業真心點贊。
      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出臺《關于疫情防控期間助推企業復工復產若干措施》,申請人可通過網上申報、證照快遞等方式辦理行政許可有效期延續;涉及現場踏勘、專家評審的,可通過遠程踏勘、視頻評審等方式進行;確實因疫情防控不能及時辦理延續的,企業提前告知,在疫情解除后一月內再補辦手續。
      截至3月1日,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市政務大廳共辦理政務服務事項271610件,其中線上辦理253883件,占比93.47%,幫辦代辦1309件,郵寄辦件2765件,咨詢辦件34357件。“網上辦、不見面”成為審批服務戰“疫”首選之策。
      項目服務:用工用地用錢,“您的困難我來解決”
      幫企業紓困解難,體現的是擔當,考驗的是能力。
      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復產的生產要素需求集中于用錢、用工、用地三個方面。各級政府部門全力以赴,傾力解決,為企業復工復產掃平障礙。
      “我們必須下沉外商投資企業一線,摸細摸實他們的需求和影響復工的具體問題,靠上服務。”2月27日,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投資促進局黨組書記、局長張軍在局長辦公會上如是說。當天下午,市投資促進局幾乎全員出動,4支工作隊15個工作組奔赴企業一線,開展“點對點”下沉服務,范圍覆蓋全市900余家外商投資企業。
      3月12日15點22分,山東首趟進城務工人員返崗復工專列——K4016次列車順利抵達濟南站,專列的順利抵達標志著外地務工人員返濟又增加了一條便捷途徑,也為濟南廣大企業復工復產和達產達效帶來新的勞動力支撐。
      3月9日,濟南一家企業運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4900萬元,及時解決了復工復產生產力不足等難題。在市市場監管部門的幫扶下,許多企業像這家企業一樣嘗到了“甜頭”,利用知識產權質押從銀行貸到了復工復產所需的資金。
      近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對2020年全市270個重點建設項目進行了逐一梳理,需要供地的項目246個,其中已供地項目146個,今年需要完成供地的項目100個。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優先保障新增指標,確保土地征收供應壓茬推進、無縫銜接。
      “政府連房租問題都替我們想到了,真是令人感動。”疫情發生后,濟南大華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忠玉一直愁眉不展。此時,槐蔭區出臺扶持政策,設立2000萬元專項資金,全力為轄區企業提供幫助。很快,李忠玉便收到了《關于在疫情期間給予減免房租的告知書》,“這樣的好政策解了我們企業的燃眉之急,正是我們最需要的。”
      催化助力:鼓勵新業態新模式,助推企業“上網上云”
      疫情倒逼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數字經濟場景拓展,把諸多產業送上“云端”。在線消費、在線教育、在線辦公,千萬個家庭憑借智能設備,開啟了“云端生活”。
      “打開手機上的‘餓了么’搜索就能享受‘逛超市’的便捷。”家住在興福街道錦繡城社區的李女士手指輕輕一點,新鮮蔬菜、水果、日用品快速送到家,既省時又安全。特殊時期,越來越多的市民改變了購物習慣,將“菜籃子”從線下轉戰線上。市民消費習慣的改變,也催生了許多新業態新模式。
      在章丘區,既有大潤發、家家悅、銀座商城、東方冷庫等大商超的線上銷售,也有京東便利店、領鮮果蔬、家和超市、惠多多超市、百脈水產蔬菜等社區商店的線上服務,以多層次、多樣化的商品供應,滿足了群眾生活需求,確保了群眾消費安全。
      疫情之下,互聯網業務場景不斷深化提升,企業對數字化的需求將更為迫切。2月2日,浪潮智能工廠率先復工,生產用于防疫調度的服務器等信息化產品,為江蘇疫情遠程咨詢系統擴容、安徽某三甲醫院疫情監測系統上線、山東疫情大數據分析平臺交付等提供設備支撐。
      面對新形勢、新需求,市委、市政府敏銳覺察,果斷決策,出臺系列政策措施助推新業態新模式發展。
      2月21日,我市召開智慧城市建設工作專題會議,要求進一步加快全市應用場景建設,加強頂層指導,打造“善感知、會呼吸、有溫度”的新型智慧城市。
      3月2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實施意見》。我市提出,大力發展新經濟新業態,做優做強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對新獲得國家一類新藥生產批準文號的企業,每個產品給予2000萬元一次性獎勵;扎實推進5G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和5G創新發展行動計劃。
      3月9日,《濟南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出臺。我市提出,力爭到2022年年底,全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水平位居全國前列,形成立足山東、輻射全國的先進制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城市產業能級大幅提升。
      疫情襲來,危中有機。我們全力迎戰疫情,也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專家認為,通過這次重大考驗,會促進全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得到新一輪的優化提升。更多的新業態、新模式涌現,既能夠給經濟“回血”,也能引領產業轉型升級。
      毫無疑問,濟南將牢牢把機遇抓在手中,通過科學決策和貼心服務,加快推進企業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奮力在新一輪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前列,開創新局。
    編輯: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