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中共濟南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體會議舉行

    市委常委會主持會議 孫立成講話

    發布日期:2020-12-16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中國共產黨濟南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公報(2020年12月15日中國共產黨濟南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通過)
      中國共產黨濟南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于2020年12月15日舉行。
      出席這次全會的有市委委員65人,候補市委委員3人。市紀委常委、市監委委員和有關方面負責同志列席會議。
      全會由市委常委會主持。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孫立成作了講話。
      全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聽取和討論了孫立成受市委常委會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濟南市委關于制定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孫立成就《建議(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
      全會認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一次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重要會議。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總攬全局,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和指導性。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綱領性文件,是今后5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指南。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全面加深理解、堅決貫徹落實,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濟南落地見效。
      全會充分肯定了一年來市委常委會的工作。一致認為,面對國際國內形勢深刻復雜變化,特別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市委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對濟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主動融入、服從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深入落實強省會戰略,抓住省市一體化推進濟南加快發展的有利契機,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加快打造科創濟南、智造濟南、文化濟南、生態濟南、康養濟南,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經濟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發展動力活力不斷增強,城市功能品質持續完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改善,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各項工作取得新的積極進展。
      全會高度評價我市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十三五”時期是濟南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最具歷史意義的是,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6月視察山東并親臨濟南,對山東、對濟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為省會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具有戰略意義的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明確了濟南作為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的全新定位,賦予了重大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為省會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具有深遠意義的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深刻把握區域經濟發展規律基礎上,作出了濟南萊蕪行政區劃調整的重大決策,優化了山東發展格局,拓展了省會發展空間,濟南站上了更高更大發展平臺;具有實踐意義的是,市委帶領全市廣大干部群眾牢記囑托、開拓奮進,推動綜合實力、發展質效、城市建設、功能品質、改革開放、民生保障邁上新臺階,“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為開啟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全會深入分析了我市新發展階段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認為“十四五”時期,濟南進入歷史最好發展時期,特別是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的推進實施,把濟南首次放在國家戰略發展大局、生態文明建設全局、區域協調發展布局中高點定位;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明確提出實施強省會戰略,省市一體化推進濟南加快發展,為我市跨越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戰略機遇。但也要看到,我市發展正處在轉型升級的緊要關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存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依然艱巨,科技創新支撐能力不夠強勁,城鄉區域發展不夠平衡,對外開放、生態環保、社會治理、民生保障等領域仍存在短板弱項。全市上下要樹立強烈的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保持戰略定力,強化責任擔當,發揚斗爭精神,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不斷開創強省會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全會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建成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的遠景目標。這就是:建成全國重要的區域經濟中心、科創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文化中心,初步建成“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城市發展能級和輻射帶動能力大幅躍升,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率先達到中等發達經濟體水平,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成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建成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形成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現代產業體系;城鄉區域發展差距顯著縮小,綠色智慧、動能強勁、活力迸發的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基本建成,“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格局全面塑成;省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平安濟南建設達到更高水平,法治濟南、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全面形成,國際影響力、全球知名度顯著提升,成為銜接南北、統籌陸海、聯通世界的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廣泛享有,基本實現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市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省會文化軟實力大幅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根本性好轉,人的全面發展、全市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基本要求,強調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對濟南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造國內大循環的戰略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工業強市戰略,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持續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咬定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目標,全力打造科創濟南、智造濟南、文化濟南、生態濟南、康養濟南,加快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蹚出路子,為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當好引領,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示范。做好“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融入新發展格局,必須深化改革開放,必須強化系統觀念。
      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這就是: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取得顯著成果,科創濟南、智造濟南、文化濟南、生態濟南、康養濟南基本建成,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實現新跨越。綜合實力實現新跨越,經濟持續較快增長,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領跑全省,經濟總量在全國主要城市中實現位次前移,省會城市首位度明顯提升,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顯著增強,成為黃河流域核心增長極。發展質量實現新跨越,新舊動能轉換實現新的突破,工業強市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初步建立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改革創新實現新跨越,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新的突破,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更加健全,公平競爭制度更加完善,高標準市場體系基本建成,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市場主體更加充滿活力,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各方面創新創造熱情得到充分發揮。對外開放實現新跨越,“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黃河流域對外開放門戶地位進一步凸顯,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等重大開放平臺建設取得突破,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顯著提高,初步形成內外兼顧、陸海聯動、東西互濟、多向并進的全面開放新格局。城市品質實現新跨越,城市功能布局更加優化,精細化智慧化管理水平持續提升,城市更新取得顯著成效,人居環境大幅改善,泉城特色風貌更加彰顯,公共服務設施不斷完善,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全面提升,建設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城市吸引力顯著增強。治理效能實現新跨越,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各領域各方面的高效執行體系基本形成,政府運轉更加便民務實高效,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長效機制更加完善,城市安全、城市韌性顯著增強,平安濟南、法治濟南、誠信濟南建設深入推進,以黨建為引領的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持續提升,地方法規制度更加完善,廣泛多層制度化協商民主深入推進。民生保障實現新跨越,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中等收入群體為主的橄欖型社會結構基本形成,覆蓋全民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率先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重點在科技創新、高端智造、文化旅游、生態文明建設、醫療康養、基礎設施建設、數字賦能、民營經濟、縣域經濟、鄉村振興上取得新突破。
      全會提出,深入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在服從服務全面融入中實現強省會加快崛起。堅持擁河發展,促進產城河共榮,高水平建設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全力保障黃河長治久安,加快建設綠色生態走廊,聚力創建節水典范城市,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引領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全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示范標桿和高質量發展核心增長極,在保護母親河、打造幸福河偉大事業中發揮支撐引領作用。
      全會提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強省會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強化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科技自立自強,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建設人才強市,營造優良創新生態,打造科技創新重要策源地。
      全會提出,堅定不移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全面促進服務業提質升級,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大力優化產業生態,強化基礎設施保障,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省會經濟規模、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全會提出,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造國內大循環的戰略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大力促進消費升級,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加快融入國內大循環,深度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促進消費與投資協調互動、供給與需求動態平衡、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相互貫通,在暢通國內大循環和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展現更大作為。
      全會提出,統籌推進全域協同發展,加快形成“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著眼促進全域資源合理布局、科學配置,加大市級統籌力度,促進錯位特色發展,加快形成更加有效的區域協同發展新機制,做強東部加快建設“科創智造之城”,振興西部加速建設“活力康養之城”,做美南部持續建設“綠色生態之城”,崛起北部全力建設“未來希望之城”,做優中部精心建設“魅力品質之城”,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推動城市能級提升、內涵式發展。
      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會標桿。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全面推進“五個振興”,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全會提出,推進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實,加快構建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加強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深化財稅金融改革,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完善高質量發展政策體系,增創市場有效、政府有為、企業有利、群眾受益的體制機制新優勢。
      全會提出,全面擴大高水平開放,全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開放大局,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建設,抓住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達成的契機,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全力打造黃河流域對外開放門戶,提高全球資源要素集聚配置能力。要高水平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高標準打造國際內陸港,加快建設高能級對外開放平臺,率先建設黃河流域對外開放示范區。
      全會提出,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泉城。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加大生態環境整治力度,全面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全會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高水平建設獨具魅力的歷史文化名城。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定文化自信,強化先進文化引領,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新風尚,凝聚起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
      全會提出,努力創造高品質生活,傾力構筑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家園。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扎實辦好民生實事,不斷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實現更高質量的充分就業,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加快推進健康城市建設,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推動共同富裕,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全會提出,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平安濟南。全面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把安全發展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強化底線思維,加強系統治理,堅決捍衛政治安全,切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全面加強經濟安全,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和安全。
      全會強調,必須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和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廣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而奮斗。要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凝聚形成全社會推動發展的強大力量,有效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打造干事創業、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健全規劃科學制定和有效落實機制。
      因王哲軍、國承彥、竇虎同志工作變動已調離濟南,王平同志到齡退休,全會決定批準上述四名同志辭去十一屆市委委員職務。
      全會號召,全市上下要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眾志成城、開拓進取,勇挑重擔、逐夢前行,奮力創造新時代濟南發展新輝煌,共同譜寫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新篇章,為加快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而努力奮斗!
    編輯: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