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南召開全市經濟工作暨“四個中心”建設推進大會,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繼續放在突出位置來抓。為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新的一年,各區縣基層將繼續加大力度做好政務環境和創新創業環境的優化工作,緊盯發展中的堵點、難點,圍繞企業所需,展開新的探索與創新。
天橋區
推行“就近辦”“網上辦”方便群眾
2019年,天橋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將以打造金牌政務環境為目標,以企業和群眾辦事為導向,持續深化“一窗受理”“一章審批”“一次辦成”改革,實現政務服務質量全面提升和營商環境全面優化。
打造高效便利的審批機制。做好劃轉事項梳理工作,對劃轉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集中實施行政許可事項進行深度梳理,整合涉及多部門事項共性材料,實行一表申請,企業個人一次收齊、反復使用,實現紙質材料精簡60%以上;完善工作會商、聯合核驗、業務協同和信息互通的審管銜接制度,實行“一枚印章管審批”,構建簡約高效便民的行政審批服務體制。
在提高審批服務質量和效率上,完善“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加快優化整合提升政務服務大廳“一站式”功能,建立“前臺統一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運行模式,確保70%以上進廳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窗受理”;以標準化建設提升審批服務。全面優化審批服務標準,最大限度精簡辦事程序和要件,取消不必要的申報材料,杜絕模糊和兜底條款,努力完成國家級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項目驗收工作。
今年,該局將推行“就近辦”,即選取部分社區開展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試點,做好下放事項梳理,積極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支撐、設備配置和業務指導;依托濟南政務云政務服務大數據,配合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加快部門間系統的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和協調應用。積極推進“網上辦”,凡與企業生產經營、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審批服務事項“應上盡上、全程在線”,實現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不低于80%等。
槐蔭區
提供“點單服務”打好金融服務牌
為進一步落實優化營商環境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工作要求,槐蔭區積極構建金融企業服務平臺,讓企業家說出金融需求,道出金融困惑,提出意見建議,以便更精準、更高效、更便捷地服務實體經濟。
下一步,槐蔭區金融辦將組織專家為企業戰略、資本發展提供優質服務,常態化服務工作模式持續深入。
打好金融服務牌。“天下大事必作于細。”要優化營商環境,就要真正為市場主體做好服務,讓上門服務變為常態,在主動服務上下功夫,多傾聽、多了解企業需要和訴求,及時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并發揚“釘釘子”精神,甘當“店小二”,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積極搭建金政企對接問需服務平臺。為優質企業做好跟蹤服務,帶領服務專家團隊幫助企業及時進行針對性輔導,第一時間掌握企業對接落實情況,幫助企業尋求更好的發展平臺。
培養企業金融思維、資本戰略思維,定期舉辦金融服務對接會。借助路演、推介等方式,幫助企業做優、做強,積極構建良好的營商環境,打造政企對接優質品牌,為全區經濟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長清區
用心調研為企業解難題
去年12月28日下午,還有2個小時就到下班時間,長清區的天氣和往日一樣清冷,長清區委副書記、區長趙居安和濟南經濟開發區、區經信局、畜牧局、金融辦等單位的負責人直奔濟南佳寶乳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寶)。“年底了,看看企業那里明年需要什么幫助。”想到這里,趙居安特意確認了一下同行人員。
趙居安一行察看了生產車間,在自動售貨機前聽取了企業負責人關于商業網點布局情況的介紹。針對企業提出的融資困難,趙居安特別囑咐金融辦相關負責人要積極對接銀行,靠上服務,爭取“一次辦好”;就企業牧場土地問題,因涉及土地政策剛性要求,會上最終確定提出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工作方法,加快企業發展,降低各類成本,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
在趙居安看來,佳寶是濟南的一家老企業老品牌,歷經計劃經濟、商品經濟、市場經濟,一直到現在進入新時代,至今已經86年。
隨著企業快速發展,一系列問題和難題逐步顯現,尤其是銀行貸款、土地手續問題等。如何破解難題,長清區各政府部門群策群力:在政策服務上,招新商不忘舊資,畜牧部門、農業部門要送政策上門服務,要用足用活政策,積極幫助企業謀發展、大發展;在金融服務上,積極聯系各大銀行為企業牽線搭橋,要熱情服務,要靠上服務、盯上服務,切實解決企業融資貴、融資難、融資慢的問題;在宣傳服務上,利用各類媒體圍繞企業文化、企業發展,大力營造宣傳氛圍,通過宣傳進一步提升企業知名度、美譽度。
曲堤鎮
用“三心”優化政務服務環境
“工作人員態度熱情,服務周到,辦事效率很高。”近日,前來濟陽區曲堤鎮365為民服務中心辦事的西街村村民劉方華高興地說。曲堤鎮為民服務中心民政、勞保、農辦、農財、司法等11個站所聯合辦公后,已成功為百姓辦理低保、醫療保險、創業貸款、助學貸款、矛盾糾紛調解、計生指導等業務5000余件。2019年,曲堤鎮將以優化營商環境為目標,采取三大措施,用“三心”優化政務服務環境,認真服務好每一個來訪群眾,打造服務型政府。
對待群眾用真心。窗口工作人員實行“亮牌”上崗,由原來被動接受群眾監督,轉變為主動讓群眾監督;對不能辦理的業務及時進行登記,及時電話回訪,堅持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
辦理業務有耐心。開展大廳工作人員政治理論、職業道德、政務禮儀等綜合素質培訓,全面提升窗口服務水平;定期進行服務群眾質量和衛生打掃大評比,對遲到早退、不文明用語、串崗等行為進行批評教育,營造更好的大廳環境。
接受監督表誠心。成立便民服務監督小組、建立群眾評議等機制,設立投訴舉報箱、公布投訴舉報電話,暢通政務服務投訴渠道;采取領導帶班、工作人員值班的形式進行巡查,及時查糾窗口工作人員不規范行為;通過政府官方網站、村務公示欄等多種載體,主動公開政策信息、工作信息等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關的各類信息。
許商街道
全流程服務讓企業施工“無憂”
今年,商河縣許商街道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將服務企業融入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壯大中去,持續為企業提供高質量的“全流程”服務。
“項目開工時,街道辦協調解決了建設過程中用水、用電、用氣、建筑工人住宿等一系列的問題,加快了施工進度。”濟南大旺包裝項目負責人王興村對該街道良好的營商環境有切身體會,在許商街道的主動對接下,企業得以安全、快速建成投產,發展速度日益加快。
在為企業提供便捷服務的同時,許商街道高標準規劃建設,完善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園區承載力、輻射力,為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夯實基礎。其中,濟南宏順塑業2018年引進30余套新設備、新租賃1000平方米廠房。“街道辦把優惠政策落到實處,辦理業務時既省時又省事,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支持。”公司負責人周娜介紹說。
據悉,該街道將持續做好營商環境優化工作,為企業提供更貼心的服務。項目引進時,積極與公司對接洽談,為企業了解許商、選擇許商提供便捷服務,提高企業滿意度、認可度;項目簽約時,第一時間為企業制定出一套進度流程表并明確各項手續辦理的時間表、路線圖,根據時間節點和資料辦理進度盯緊抓實;項目落地后,安排專人盯靠項目,幫助企業協調土地、辦理立項、圖審等手續;項目建設后期,及時掌握項目建設情況,幫助解決項目開工建設過程中的困難……該街道將以實際行動,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保證施工順暢,讓企業“無憂施工”。
目前,該街道有3個在談項目、4個簽約項目、5個在建項目。“許商為項目建設提供了場地、水電費等政策優惠,鼓勵我們來這里投資興業。這里有一種創業熱潮,讓更多的人有信心在這里發展。”加華服裝負責人黃加華說,今年企業預計建設年產500萬件服裝項目,新增就業50余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街道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平陰縣
“五代”變“你來辦”為“我代辦”
為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變審批服務事項“你來辦”為“我代辦”,提供精細化“保姆式”服務,今年,平陰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將積極探索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全程代辦模式,健全以政務大廳、三個分中心為縣級層面、8個便民服務中心為鎮(街道)層面、346個便民服務室為村居層面,全覆蓋的審批服務事項“5代”服務體系,為辦事群眾提供一對一的個性化、定制化服務。
全領域代辦,即涉及所有審批服務事項的代辦,同時涉及全縣所有三級政務平臺審批服務事項的代辦;全鏈條代辦,即涉及流程復雜的不動產登記領域、投資項目領域和商事登記領域,按鏈條梳理,實現不動產登記、投資項目和商事登記等審批服務事項的“一鏈代辦”;全方位代辦,即涉及從審批服務事項代辦到為企業排憂解難,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等政務服務事項的代辦;全途徑代辦,即涉及審批服務事項現場導辦代辦和利用“互聯網+”網上代辦各種渠道審批服務事項的代辦,即線上線下審批服務事項的代辦;全生命周期代辦,即涉及市場主體從開業登記到變更登記、注銷登記全過程審批服務事項的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