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投資更便利、哪里辦事更高效、哪里服務更優質,企業就會到哪里去,人才、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就會往哪里流動,哪里發展就有活力。
“種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計劃總投資1535億元的山東重工(濟南萊蕪)綠色智造產業城項目三易其址落地萊蕪區,萊蕪醫藥產業園孵化園一期實現滿格布局……
實踐證明,營商環境是最好的軟實力,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
當下,在各城市間,一場以營商環境要項目要發展的競賽愈演愈烈。如何才能以更優的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在提升趕超中不落于人后?萊蕪區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
措施實。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只有把群眾最關切的事落在實處,才能贏得民心。萊蕪區把持續深化“放管服”和“一次辦成”改革作為重點工作來抓,編制公布“一次辦好”事項清單,推出“零跑腿”和“只跑一次”事項,實現了“一次辦好”的全覆蓋,辦事花最少的時間、跑最少的路、找最少的部門,讓群眾看到了政府為民辦實事的決心。
效率高。辦事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切身感受,進而影響到企業對政府對投資的興趣。深入推進“多證合一”登記改革、工商登記“45證合一”、審批服務“一窗受理”部門集成服務……用制度和措施把效率放大,用最短的時間辦最多的事,不只是方便了企業,更讓企業看到了政府的態度和能力。
服務優。營商環境的優化,說到底是優化的服務,企業所需,就是服務所在。萊蕪區以企業和群眾為出發點,強化“店小二”服務精神,俯下身,心貼心地傾聽企業需求,不斷釋放改革紅利:設立幫辦代辦窗口無償提供幫辦代辦服務、對證照實行免費寄送服務……麻煩留給政府,方便留給企業,著力解決服務中難點痛點堵點,讓企業和群眾真正得到實惠和便利。
“政府負責陽光雨露,企業負責茁壯成長”。在全國各地都想方設法優化營商環境的大背景下,萊蕪區始終堅持以企業和群眾實際需求作為動態的校準坐標,打造持續生態向好的營商環境,真正讓企業和人才愿意來、留得住、發展好,一汪池水被激活,各個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