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個項目,是全省首個新型產業發展用地(M0)項目。在需要變更土地性質的情況下,一天拿到四個證,這在以前是連想都不敢想的。就在這幾天,我們與章鼓、伊萊特、薩博特種汽車、華潤雙鶴利民藥業等10家企業一起,被區疫情處置工作指揮部評為復工復產先進企業。這都讓我們感受到了區委、區政府扛起實體經濟發展大旗的信心和決心。我們備受鼓舞。”3月10日,負責中白新材料產業園項目的華凌電纜有限公司董事長梁志銀同時收到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非國有建設工程項目直接發包備案表、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四證”的時候,不禁為“拿地即開工”的章丘速度、在全市率先表揚復工復產先進企業的硬核措施點贊。
面對嚴峻疫情,安全快速復工復產,實屬不易;實現四證齊發,審批速度提高70%以上,這在章丘并非首例。去年11月,章丘就在全省工程建設領域首開六證齊發先河,跑出了審批服務“加速度”。章丘何以高效復工復產、擁抱春天?“拿地即開工”何以領先全省,乃至全國?這要從保障新型產業發展的政策說起。
去年,濟南市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就支持新型產業發展用地出臺意見并明確,在現有城市規劃地類中“工業用地(M)”大類下,增加新型產業用地(M0)類型,即融合研發、創意、設計、中試、無污染生產等新型產業功能以及配套生產生活服務設施的用地。中白新材料產業園項目用地正屬于此類。
實現“拿地即開工”,取得不動產權證是第一步。“去年7月,中白新材料產業園項目簽約后,變更土地性質、辦理用地手續成為首要問題。這在章丘尚屬首例。”據章丘區自然資源局負責人介紹,該局吃透新型產業發展用地政策,第一時間與項目方溝通擬用地規劃選址、用地方式、用地需求等,在用地單位向市工信部門申請新型產業發展用地項目認定的同時,籌備辦理土地用途變更手續所有前期工作,一次性告知企業辦理該項業務所需資料及需補繳的土地出讓金數額,待該項目新型產業發展用地認定批文下達后,第一時間為企業辦理了土地用途變更手續和不動產權證,通過超前服務、主動服務,保障了企業在第一時間辦理完成土地手續。
“中白新材料產業園項目在土地性質變更之前,我們就提前介入,主動上門,熱情服務,幫助企業對接修建性詳細規劃、建筑設計編制,并確定規劃設計總平面圖,在簽訂土地出讓合同后提前放驗線,先行清理平整場地。”章丘區城市規劃服務中心負責人說,該中心設立專員,上門對接服務企業,幫助企業完善資料、簡化流程,大大縮短了手續辦理時間。針對企業用地現狀不完整影響規劃布局的情況,安排技術人員現場調研,及時調整修建性詳細規劃。同時堅持土地掛牌前預審批,修建性詳細規劃和工程同步審查,招拍掛后及時到現場辦理定點放線,工程規劃批前批后公示壓茬推進。建立容缺受理機制,針對項目選址、規劃等提前對接,最大限度減少申請人因申請材料不全或存在不足引起的重復往返現象,做到用地批復前規劃技術服務全面到位,用地批復后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即來即辦,以審批高效率,助力“拿地即開工”。
“審批速度快了,并不意味著工作標準降了。以前辦理審批業務是串聯、接力跑,一個部門審批結束后,再由另一個部門繼續審批。現在是并聯、同步跑,與項目審批有關的部門全部提前介入、靠上服務,不讓企業跑,變成我們催。”章丘區行政審批服務局負責人說,企業在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時候,就將后續工作流程提前,一次性集中告知企業直接發包備案、施工許可證等相關事項,并對辦理流程、所需資料提供跟蹤指導,通過電話交流、微信溝通,提供一對一、個性化、心貼心的服務。項目方只需提交一套申請材料,實行一張表單申請、一個窗口受理、一個流程辦理,市政基礎設施工程以外的建設工程施工許可事項承諾時限由6個工作日縮短至1個工作日,工業倉儲承諾時限1個工作日。
以政策環境讓企業動心、以審批服務讓企業舒心、以“親”“清”關系讓企業放心、以法治信用讓企業安心,是章丘落實“拿地即開工”、聚力“雙招雙引”的法寶。除中白新材料產業園項目外,新引進的陜西恒通創新港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上海房德科創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等標準廠房項目,章丘也正根據濟南市《關于加快工業標準廠房建設的實施意見》要求,堅持“四心”服務標準,通過容缺受理、提前告知、一窗受理、一鏈辦理、一網通關,一站式、全鏈條服務,確保審批不出廳、拿地即開工。
“審批提速、服務提質、工作提效,是因為有高效順暢的工作機制作支撐。章丘重點做好集約辦公的加法、瘦身提速的減法、優質服務的乘法、流程再造的除法‘四篇文章’。”章丘區委書記馬保嶺說,為保證項目拿地即開工,章丘成立重大項目并聯審批協調小組,建立“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套班子、一個專員、一跟到底”的項目落地推進機制,實施集約辦公。
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推行承諾審批制、“標準地”出讓、“先建后檢”、區域評估評審等改革,壓縮審批手續辦理時間。實行項目承接地代辦制,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務,建立幫辦代辦臺賬,變企業群眾“來回跑”為代辦中心“接力跑”,提高審批效率。圍繞重點項目手續辦理、要素保障、能耗指標、環境評價等工作,主動提供政策咨詢、技術指導。加強流程再造、制度創新,在全省率先實施“5+2”前臺一窗受理,設立工程領域綜合受理窗口,開啟“統一受理、并聯辦理、限時辦結”項目審批運行新模式。加強項目落地調度督導,將省市重點項目落地情況納入“互聯網+督查”體系建設,實施項目落地全流程、責任主體全范圍跟蹤,建立重點項目落地臺賬,實行項目推進“亮燈”管理,有力保障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達效,一起擁抱生機盎然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