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省會創新發展龍頭”,這是章丘經濟發展的雄心;融合淄博、輻射臨沂、對話青島,這是章丘借勢山大創新港的新資本;章丘成為濟淄協同發展,與萊蕪區、鋼城區、萊蕪高新區與中心城區互聯互通的必經之路。
濟南大東環即將通車,大北環也將于今年開工,軌道交通8號線也排上日程,濟萊高鐵逐步推進……章丘在“東強”布局之下,戰略地位再次提升,與主城區一步之遙。
這里重新被定位:“東強”橋頭堡
7月23日濟南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提出,為適應濟南城市發展由空間拓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內在需求,推進全域統籌協調發展,需進一步形成“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
在濟南“東強”新格局之下,章丘的戰略位置再次提升。“2000年前后,濟南東部就是燕山立交橋二環東路,再往東就是郊區了。現在沿著經十路往東走,濟南與章丘基本上已經連成片了,按照新規劃,濟南的主城區概念延伸到章丘圣井,在‘東強’輻射之下,整個章丘面臨的是濟南第二次東拓的歷史機遇,與主城區‘一步之遙’。”熟悉濟南規劃的一名業內人士表示,試想再過十年,章丘又會是什么樣的,“屆時章丘因為經十路、山大入駐、軌道交通通車等利好因素,或將真正成為濟南主城區的一部分”。
從濟南的次中心城市,到衛星城,到撤市設區,再到現在的主城區邊界,章丘在濟南的定位一步步提升,現在章丘作為“東強”的橋頭堡,擔負更大的戰略使命。7月9日,濟南—淄博省會經濟圈合作推進會召開,研究對接濟淄同城化合作有關事項和工作機制,全力打造更加緊密的區域協調發展命運共同體,以區域融合協作為兩地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而章丘作為其必要一環,重要性不言而喻。按照規劃,章丘成為濟淄協同發展,與萊蕪區、鋼城區、萊蕪高新區與中心城區互聯互通的必經之路。
放眼全國,擁有如此戰略位置的屈指可數。章丘之于濟南,就如同蕭山之于杭州,昆山之于上海。在融杭之初,工業經濟上的“蕭山興,則杭州興”是主基調,相比之下,章丘在工業經濟上也是如此。而蕭山更進一步,“將進一步提升在杭州發展的首位度,在更大范圍內代表杭州”。如果把杭州比作一艘駛向長三角、駛往未來的大船,那么蕭山就是能讓大船保持平穩前行的一股重要力量。而多年位居全國百強縣排行榜第一名的昆山,2018年納入上海規劃。在上海大都市圈層面,上海將從交通、生態、基礎設施、藍網綠道、文化旅游、產業、區域合作等多方面制定行動策略,會同昆山等周邊城市,構建上海大都市圈。現在的章丘就如同昆山,正是省會經濟圈中最為重要的連接點,位于淄博、濱州對接濟南的中間位置,一方面承接省會經濟的溢出效應,另一方面承接上述地區融入省會經濟的便利,可謂是真正意義的省會經濟圈的“會客廳”。
這里“三大機遇”疊加:當好省會創新發展龍頭
位的優勢更加凸顯,推動章丘區加速融入主城區。章丘把握“一河一廊一區”三大機遇。“一河”就是擁河發展,黃河生態經濟帶的高質量發展,小清河復航已經啟動,章丘港區指日可待。“一廊”是上升為省級戰略的“齊魯科創大走廊”。濟南市還規劃構建四大創新圈,其中覆蓋章丘區的山大創新圈將作為核心圈層,賦予了章丘融合淄博、輻射臨沂、對話青島的龍頭地位,加快了章丘區科技創新資源的集聚倍增,催生難以估量的裂變反應。“一區”是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在“東強”布局下,借勢搶抓產業溢出效應,必將推動章丘高質量發展。
章丘處于多個國家戰略的交匯點,擁有無限廣闊的發展空間,必將成為投資熱土、發展高地。南北方向,章丘處在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南北兩翼的中間,可以說處在“龍腰”上;東西方向,齊魯科創大走廊和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疊加,章丘處于“鳳眼”位置;攜河發展上,章丘擁有空間廣闊、生態優美的“金岸”。
作為全市工業強區,“當好省會創新發展龍頭”是章丘的雄心。憑借著雄厚的工業基礎,未來三年,章丘將堅持攻集群、攻平臺、攻項目、攻招商、攻隊伍、攻服務“六攻”方向不動搖,確保實現“工業經濟規模突破2000億元、財政收入突破100億元,進入全國百強區前50強、力爭前30強,明水經濟技術開發區進入全國經開區前50強”的預期目標。
這里迎來重大城市變局:托起“齊魯科創大走廊”
大格局、大形勢之下,章丘的城區建設也迎來重大變局。 一般而言,城市建設發展基本上以行政政務中心為圓心,呈圈狀向外延伸發展。2003年,章丘新行政中心由繡惠搬遷到明水經十東路北側,緊鄰百脈泉景區,當時主城區基本框在鐵路以北,以致于現在的章丘人還是習慣將鐵道北以內稱為老城區,這或許就是政務片區帶給市民的直接福利,也符合“政府就是中心”的說法。2010年,章丘市政府搬遷至位于府前街的龍泉大廈,形成雙山政務新區,而這次城市布局調整,也是為了更好地配合濟南的總體規劃、開啟章丘發展新征程。
從2016年“撤市設區”到今天,雙山政務新區對周邊規劃起到強大輻射聯動作用,串聯起“一河、一區、一廊、一校、一線、一改”的發展計劃,構建了西部智慧新城、中部山水文旅帶、東部智造新城三大板塊。而作為核心區的政務片區,這里的金融資本、商業綜合體、總部經濟、地產大鱷碧桂園等等資源逐步匯聚,形成了章丘的“黃金十字路口”。
尤其是以經十路為發展軸線的齊魯科創大走廊,正是以雙山政務新區為核心向兩邊延伸。政務中心的對面,周邊聚集了山東財經大學、山東大學龍山校區、齊魯師范學院等10余所高校,在校師生可達20余萬人,人才資源非常豐富。這里匯聚了多個總部基地,成為高智匯聚地。濟南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位于政務片區對面,齊魯科創大走廊的核心地段,是章丘科技創新的新高地。
如果說赭山大街和經十路成為章丘的城市軸線,政務片區當之無愧是章丘的城市核心。面臨濟南第二次“東拓”機遇,這里將是章丘向西發展的啟動區、主要發起地。而這里也是托起“齊魯科創大走廊”的中堅力量。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的凱文雙創大廈、宏圣財富中心、清照國際會展中心、碧桂園鳳凰源著等項目也在預示著政務片區一直是眾多資本的覬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