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章丘的發展正處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將繼續聚焦‘東強’戰略,堅持‘工業強區’不動搖,不斷鞏固和優化親商、扶商、富商的投資環境,凝心聚力推動章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8月24日,章丘區慶祝第二個企業家日暨建設“工業強區”優秀企業家頒獎活動舉行,區委書記馬保嶺指出,以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助力,為工業強區賦能。
章丘,作為一代儒商孟洛川的故鄉,從去年開始,便把孟洛川的誕辰日(8月25日)作為企業家日,弘揚誠信明禮、互利共贏的儒商文化,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的頒獎活動,設置了“企業上市獎”“突出貢獻企業家”“發展投入獎”“畝均稅收貢獻獎”“發展效能獎”“綠色發展獎”等諸多獎項,表揚54名優秀企業家,涉及高端裝備制造、新醫藥、新材料、新信息等各個領域,彰顯了章丘貫徹新發展理念,扛牢實體經濟大旗,建設濟東強區的責任擔當。
精心布局 讓企業家動心傾心
企業家何以青睞章丘?首要的便是章丘的戰略思維。
強省會戰略全面實施,“一河一區一廊”機遇疊加,“一校一線一港”加快推進,“東強”、山大、地鐵、擁海,為章丘實現崛起夢想插上了四翼。
對照東強使命和龍頭定位,做大經濟總量,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步伐,拉長產業集群鏈條,增強科技支撐能力,章丘堅決扛起實體經濟這面大旗,為融入“東強”戰略,建設現代化濟東強區夯實基礎。
章丘出臺了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內容涵蓋要素配置、財稅支持、信貸融資、降低成本等多個方面,讓企業享受看得見、夠得著、用得好的優惠政策。《實施意見》以高端裝備制造為主攻方向,聚焦強實體、興產業、提質效三大重點,著力培育創新驅動、項目帶動、政策促動三大動能,深化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做強新材料、新醫藥、新信息產業,全面加快工業經濟鏈條化、智能化、資本化、協同化發展,為濟東新區強勢崛起提供強大產業支撐。
挺起工業脊梁,建設工業強區,需要高端項目做支撐、優秀人才做后盾。章丘堅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堅定企業家信心,穩定企業家預期,打造“創業安心、辦事順心、經營放心、生活舒心”的發展環境,構建有溫度、有戒守的親清政商關系。
“圣泉集團從一家瀕臨破產的鄉鎮企業,到實行股份制改革,在‘一根玉米芯’的基礎上,發展成凈資產60多億元的化工龍頭企業,并成功上市,這些成績與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企業上市獎獲得者、濟南圣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唐地源說,多年來,區委區政府精準做好企業上市服務、增強政策扶持力度,支持企業借力資本市場發展壯大,提高了核心競爭力。
實體經濟是章丘經濟發展的支柱,重視企業家就是重視章丘的根基。2020年,躋身全國百強新城區第49位、工業百強區第59位,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1327.5億元,位列全省區縣第二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24.5%,位列全省區縣之首。1-7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888.2億元,同比增長18.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達到12.4%。
真情服務 讓企業家放心舒心
一個個重量級項目,足以振興一方經濟。透過招商引資成果,也可以看出章丘對企業家的尊重。
今年上半年,開展項目集中簽約6次,累計簽約項目39個,總投資565.5億元……尊重企業家,既體現在項目洽談簽約過程中,更體現在推動項目快速落地上。章丘瞄準項目土地、金融、用工等方面的需求,統籌用好上下兩條要素來源,用靈活創新拓展發展空間,破解要素制約。集聚工作力量,把最強的力量配備到最需要的項目上,全面落實區級領導包聯重點項目、重點企業制度,破解項目建設瓶頸。強化調度考核,對區級以上重點項目,落實清單化管理,實行日調度、周分析、月通報,落實項目與干部考核掛鉤的獎懲機制,形成人人爭先、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濃厚氛圍。上半年區級以上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53.2%,呈現出良好發展勢頭。
“我現在的心情就是感謝、感動、感恩。感謝區委區政府、社會各界對企業家的關心和支持。剛剛參觀新的政務大廳,處處都是綠色通道、便民服務,給我們帶來滿滿的感動。我要把黨委政府的支持和社會各界的關心化作企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更好地感恩社會。”突出貢獻企業家、伊萊特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牛余剛說。
用真情實意引進企業家,用高效服務留住企業家。今年以來,為200多家企業申報工業發展扶持專項資金、科技創新發展資金等1.9億元。在章丘智造云平臺建成惠企政策超市小程序,設計完成金融超市小程序,引導180家企業在濟企通-供需通平臺注冊,注冊數量位列濟南市第三位。以新政務大廳啟用為契機,以爭當全省最好“店小二”為目標,25個部門852個審批服務事項打破“地域墻”和“部門墻”,一門率達100%。推行項目立項“聯評聯審聯辦”機制,試行工程建設項目“分段式”審批,審批提速60%以上。在全省率先實現水電氣暖訊一鍵報裝,五大公用設施同時接入不超3個工作日。健全社會信用體系,“雙公示”信息上報率、合規率、及時率均達100%。“信易貸”平臺注冊企業1697家,授信成功19.8億元。支持平臺公司融資服務,助力大漢、伊萊特等企業邁上上市軌道,讓企業享受金牌服務。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正是真誠招商、真情服務的理念,讓企業家感受到章丘的誠意和胸懷,結出共贏的碩果。
共享成果 讓企業家專心安心
園區,為企業發展、企業家創業搭建了良好平臺。作為融入濟南“東強”戰略的主陣地,章丘加快推動國家級明水經濟技術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發展園區經濟、擴大對外開放,打造創新創業強磁場,吸引企業家落地扎根。
章丘制定出臺《關于舉全區之力加快國家級明水經濟技術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圍繞“打好三年翻身仗,進入全國前50名”的總體目標,打造綜合實力領先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對外開放隆起區、科技創新引領區、制度創新先行區。依托“兩廊兩帶”,按照西接、中興、南延、北拓思路,構建“一區兩城三園”格局;打通園區斷頭路,構建“七橫五縱”路網;打造東巨野河風貌帶,改造天然沖溝,與繡源河40里風貌帶呼應起舞。圍繞“一高三新”強鏈和未來產業建鏈,與高新區、自貿區、起步區等聯動協同,實施精準招商、敲門招商、基金招商,壯大產業集群。統籌東聯、北優,推動濟東智造新城、鳳凰山工業園擴容,推動刁鎮化工產業園向新材料、新能源轉型,推動中意、中白、生物醫藥等園區特色化集約發展,加快打造一批百億級、500億級園區。用足用活城市更新和安置房結算單政策,加強與中鐵十四局、國開行、江河集團等合作,走出片區開發、自求平衡、滾動循環的路子。
既讓企業家有施展才華、實現抱負的廣闊舞臺,又讓企業家享有“家的便利條件”“家的溫馨氛圍”,依托山大龍山校區(創新港),堅持把國際前沿學鎮打造與明水國家級經開區西進二者緊密結合,實施校區、鎮區、園區、社區四位一體,率先突破山大校友產業園、一公里科創圈及中小學、住宅區等配套建設,打造世界一流創新策源地。響應人才體制機制改革攻堅,出臺深改53條、開放24條、人才25條、工業11條,以及復工復產12條、支持企業家11條,拓展百脈英才磁聚行動,建設青年人才成長示范港,放大人才安居、貢獻激勵等撬動效應,深化專員服務、窗口服務、生活服務“三位一體”服務模式,推動人才服務精準到人、具體到事。去年以來區級領導干部包幫44名高層次人才,解決實際問題65個,打造出近悅遠來的人才發展生態。
從加強政策支持,到解決“后顧之憂”,多方力量并舉,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在章丘奮發有為、綻放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