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章丘:全力譜寫濟東強區時代新篇

    發布日期:2023-07-06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7月5日,濟南市召開加快建設“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主題新聞發布會章丘專場發布會。
      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章丘區緊緊圍繞全市建設“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奮斗目標,扎實推進“項目突破年”各項部署,扎實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各項工作,扎實強化抓創新、推改革、促開放各項支撐,扎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轉型提質。
      2022年,章丘生產總值完成1120.7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068.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29.7億元;獲評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先進縣、工業十強縣、科技創新十強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區);今年一季度完成生產總值241.47億元,同比增長4.5%,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新征程上,章丘將以更堅定的信心、更昂揚的姿態,敢闖敢創、善作善成,以高質量發展的新成效,全力譜寫濟東強區時代新篇,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濟南實踐貢獻章丘力量。
      以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助推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在加快建設“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方面,章丘具有良好的工農業基礎、優美的生態環境以及豐富的旅游資源。
      對此,章丘區委書記馬志勇在發布會上表示,章丘區經濟社會發展具備七大優勢,分別是:文化底蘊深厚質樸、三次產業齊頭并進、工業基礎強勢明顯、交通區位優勢突出、生態稟賦得天獨厚、發展空間潛力巨大、基因傳承深入血脈,這七大優勢為加快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今年,我市明確了“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的時代內涵。章丘區全面對接市委市政府的目標任務,融入省會濟南,結合自身發展實際,提出了“持之以恒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全力打造省會東部科創新城、智造高地、文旅名城、生態綠城、康養福地”的目標任務,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濟東強區。
      打造科創新城。章丘堅持創新驅動不動搖,推動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發展動力。目前,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已達到75.5%。下一步,章丘將加快布局一批科技創新載體和眾創空間,建設高能級創新創業平臺,為打造“科創濟南”提供有力支撐。預計到2025年,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500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保持在80%以上。
      打造智造高地。章丘堅持工業強區不動搖,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不斷提高發展質效。2022年6月,國家級經開區綠色發展聯盟山東中心落戶明水經開區,今年3月,明水經開區入選工信部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章丘區將以此為契機,打造綠色低碳工廠和園區,探索“雙碳”落實路徑。同時,統籌實施“百項技改、百企轉型”“工賦章丘”等專項行動。大力推動企業“上云用數賦智”,今年力爭新增36家“兩化”融合貫標企業,打造數字經濟新高地。
      打造生態綠城。章丘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不動搖,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章丘目前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已達到44.9%,公園綠地達到140余處,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40.12平方米,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2.5%。下一步,章丘將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快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大美章丘。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努力爭創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打造文旅名城。堅持文化自信不動搖,增強城市文化軟實力,打造省會經濟圈文化高地。去年以來,隨著以三澗溪為原型的《三泉溪暖》、專題片《龍山文化》、紀錄片《城子崖》等在央視熱播,章丘的知名度、美譽度大幅提升。章丘將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推進“文明有章”全域實踐,傳承弘揚黃河文化、龍山文化、清照文化、儒商文化、闖關東文化,深挖優秀傳統文化章丘元素,聚力講好章丘故事;將聚焦突出“齊風魯韻”,依托明水古城、華僑城等項目,聚力打造齊魯文化先行區、黃河文化示范帶、省會城市大客廳,讓章丘文化魅力充分彰顯。
      打造康養福地。堅持健康宜居不動搖,深入實施健康章丘行動,全面打造康養服務標桿。章丘區融山泉河湖城于一體,南有山水五鎮、北依黃河廊道、東有百脈泉群、西享萬畝濕地,具有休閑康養的天然稟賦。章丘今后將深入完善健康促進政策,強化服務能力提升。聚焦打造康養產業示范項目,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全面建成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聚力打造省會生態頤養新高地。
      聚焦聚力項目攻堅突破 全力以赴實現跨越趕超
      圣泉酚醛高端復合材料及樹脂配套擴產項目已竣工投產;金泉環保危廢處置項目5月11日試運行;華潤雪花啤酒發酵罐筒體組對完成30臺,預計11月投產;智博未來教育城、三牛智慧物流產業園、綠色環保新型建材搬遷技改升級項目等將分批次陸續開工……
      項目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載體和重要支撐。章丘深入貫徹落實全市“項目突破年”部署要求,堅持把抓項目作為頭等大事,把項目建設作為全年工作主線,集聚優勢資源,強化政策供給,創新推進機制,優化服務保障,推動重點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產、早達效,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
      狠抓項目招引,提高項目質量。落實招商引資“九大行動”,圍繞“六大產業鏈”主攻方向,區領導牽頭建立六大工作專班,逐項制定招商圖譜,實行按圖索驥招引。突出“頂格招商”,聚焦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央企、國企、省企等領航型企業,今年以來,章丘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帶隊外出招商5次,高標準開展“聚勢章丘鏈接未來”雙招雙引集中簽約活動,創新實行招商大使機制,積極參與儒商大會、赴日招商等省市重大活動,策劃實施“在明水遇未來”丹陽站、揚州站產業鏈招商路演;全區新簽約引進中國500強企業正泰集團電力自動化產業基地、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湖南華諾星空汽車雷達項目、省企區域總部省供銷社智能倉配及應急保障(濟南)基地、百度智能云(濟南)智算中心等重大項目30個,總投資195億元。
      狠抓項目推進,提高項目效率。章丘堅持項目為王,圍繞在建項目快推進,組織開展銀企對接、供需對接、效能提升等十大活動,在全區掀起了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工作熱潮;同時實施區領導包聯重點項目“五個一”和“服務專員”機制,精心篩選175個區級以上重點項目(含省市重點項目)逐個建立推進臺賬,形成項目建設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閉環;暢通政企互動平臺,設立親清會客廳,常態化開展“周末有約”,辦理企業訴求114項,推動18個項目投產。今年15月份,省級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率62%,超時間進度20個百分點;市級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率55.7%,超時間進度14個百分點。
      狠抓項目策劃,提高項目儲備。建立重點項目儲備庫,按照落地開工一批、成熟完善一批、招引儲備一批思路滾動實施。舉行“暢敘百脈情,共謀章丘事”企業沙龍活動,多方面拓展優質項目信息。開展儲備項目聯合論證,對于投資體量大、市場前景好、輻射帶動力強的成熟項目提前介入,前置化完成項目選址、規劃土地、環保能耗等工作,優化項目策劃生成。今年1—5月份,新策劃儲備各類項目51個,總投資788.8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15.43億元。其中,章丘區屋頂分布式光伏試點等13個項目現已開工建設,總投資249.0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7.76億元;朗基爾汽車零部件等11個項目正在辦理開工前期手續,總投資119.3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2億元。
      狠抓項目服務,提高項目保障。區紀委監委牽頭,開展護航項目突破“陽光問效”活動,推動職能部門為11個重點項目解決難題14個,有效推動了項目建設。落實“要素跟著項目走”、產業項目精準用地保障等機制,建立“土地超市”平臺,發布地塊50宗、2467畝,實現“等地”變“選地”;設立規模20億元的產業引導基金,建立項目和資本融通平臺,為招商引資項目提供金融支持;深化“承諾即開工”“拿地即開工”“租賃即開工”等審批服務改革,搭建企業、個人、工程3個全生命周期服務專區,打造項目審批“極簡化”章丘模式。
      牢記囑托扛牢責任 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2018年6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章丘三澗溪村視察。五年來,章丘區始終牢記囑托,堅決扛牢責任,全力打造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在2021年、2022年濟南市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連續兩年位列第1位,榮獲全省“鄉村振興示范縣”。
      堅持全域統籌,推進城鄉融合。搶抓榮列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機遇,全面實施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整治五年行動,創建“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建立市場化城鄉環衛一體化新格局,全域清潔村莊覆蓋率達到85.5%。建成各級示范樣板村莊239個、和美鄉村精品線路6條,加快建設國家級章丘大蔥、省級泉城百花園、市級多彩農莊、區級東方商人等4個田園綜合體,重點打造省級“三澗溪”、市級“東城畫廊”“杏花河韻”和區級“水鄉白云”等4個齊魯樣板示范區,全域形成了南部“山水五鎮”農文旅融合,中部匯聚優勢資源多要素融合、北部農業高質量發展三產融合的三大特色片區。
      堅持全域協同,做強產業支撐。穩產保供有效落實,堅持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糧食穩定在160萬畝、12億斤以上,建設“菜籃子”保供園區14家,發展規模養殖場175家,糧肉菜等重要農產品量足、質優、價穩。現代農業提質增效,發展章丘大蔥、龍山小米、高官甜瓜等“八大名品”特色種植50萬畝,建設設施農業7萬畝,認證“三品一標”48萬畝,創建省級現代農業強鎮6個、鄉土產業名品村39個,打造市級以上農業品牌29個,章丘大蔥獲批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入選全省首批“好品山東”品牌目錄、全國“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產業融合協同發展,建設市級以上經營主體321家。實施“文旅+”“生態+”,推進村莊、園區景區化,擦亮“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金字招牌。
      堅持全域共享,促進強村富民。在全市率先實施農村“三變”改革,2022年全區525個行政村集體收入全部過30萬元,50萬元以上行政村達80.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82萬元,比2017年增長45.2%。從合同清理、以工代賑、惠農資金三個“微切口”專項整治入手,拓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清理不規范合同近5000份、收回承包費等款項2241萬元,實施以工代賑項目102個、帶動3萬名群眾增收3560萬元。
      堅持全域共治,建設和美鄉村。試點推行駐村黨風廉政建設監督員和村務陽光問廉質詢會,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多元共進、特色鮮明的鄉村治理體系。深入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今年以來開展志愿服務活動2000多場次,發布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需求項目130個。深入開展“感動章丘先模人物”、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評選活動,近三年來,涌現出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高淑貞、全省第八屆道德模范霍中祥等典型人物100余人。制定“美德健康文明有章”新十條,推動鄉風文明不斷煥發新氣象。以理論宣講“六講六進”活動為載體,持續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農村。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三德范大扮玩”“石匣過半年暨鄉村振興戲劇節”入選“好客山東鄉村好時節”優秀案例。深化文藝“六百”工程,創作文藝作品1000多件,舉辦文化活動160多場,電視劇《三泉溪暖》在央視熱播,深入打造“民星大舞臺”群眾文化活動品牌,文化軟實力逐漸成為發展硬支撐。
    編輯: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