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章丘區上半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63億元 1至7月新策劃儲備各類項目213個

    發布日期:2024-08-28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8月27日上午,濟南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 推進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章丘區專場)。據悉,今年上半年章丘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63億元,1—7月份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53.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53.8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5.77億元。
      投資2.5億元實施技術改造項目119個
      章丘區聚焦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持續壯大新質生產力。
      深入推進工賦章丘、數字化轉型提標行動,完成150家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評估診斷,新建5G基站500個,培育刁鎮化工產業園、山東章鼓、大漢科技、伊萊特等一批信息化項目。今年以來,全區認定技術合同成交額18.77億元,同比增長161%;新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企業46家,市級瞪羚企業35家。
      推進鑄鍛行業綜合整治提升行動,啟動全域光儲充檢一體化綜合能源項目,今年以來,建成并網分布式光伏715.4兆瓦,累計發電8.35億度,同比增長53.6%,能源結構更加優化。投資2.5億元實施技術改造項目119個,完成6家國家級綠色制造企業、1個國家級綠色園區、2家省級綠色制造企業復審,綠色動能更加充沛。
      加快產業鏈延鏈補鏈,全力推行“牽頭單位+鏈主企業”招商、“鏈長+重大項目”共建、“鏈主企業+專精特新”梯度培育等模式,華凌電纜入選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山東永信等5家企業入選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精密鑄鍛產業集群獲省級特色產業集群認定。
      簽約數字經濟等產業領域項目76個
      章丘區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加快發展的根本抓手,落實全市“項目深化年”部署要求,積極推動各類優質項目謀劃實施,以高質量項目引領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瞄準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等區域,開展招商引資活動400余次,簽約數字經濟、裝備制造、新材料、空天信息等產業領域項目76個、總投資257.99億元。
      建立重點項目儲備庫,按照落地開工一批、成熟完善一批、招引儲備一批思路滾動實施。1—7月份,全區新策劃儲備各類項目213個,總投資695.7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74.34億元,其中產業類項目165個,總投資484.89億元。
      以“項目深化年”為總牽引,發揮派駐項目服務專員作用,建立全程跟蹤服務機制,為重點項目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山東華電章丘燃機熱電等12個省級重點項目開工率和納統率均列全市第1位。建立全程跟蹤服務機制,發揮“土地超市”作用,推行項目“預辦理”,實現項目“統一派單、容缺預批”,有力推動了重點項目的加速建設和順利投產。
      村集體年收入全部過30萬元
      章丘區堅持城鄉一盤棋理念,構建起共建共享、互促互進的城鄉發展新格局。
      濟濱高鐵、軌道交通8號線、慶章高速等交通項目加快建設,國道309官莊段順利通車,云湖水廠供水管網項目全線貫通,城市綜合承載力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建設山水秀、泉水韻、湖光美、黃河情四大片區,打造示范樣板村莊244個、精品線路6條、田園綜合體4個,總面積300多平方公里,成功創建國家“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獲批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
      在全市率先推進鎮級“三變”改革,聚焦村集體和農民收入“雙提升”,規范農村產權交易,村集體年收入全部過30萬元,50萬元以上行政村達89%。近兩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平均增幅達21.56%,423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實現分紅。
      聚焦文化“兩創”,深度挖掘龍山文化、清照文化、儒商文化等元素,講好章丘故事,全省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座談會在我區召開。開展“龍山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動,明水古城正式營業,上半年,全區接待游客134.9萬人。開展百姓劇場、“非遺公開課”等文化惠民活動,惠及群眾23萬人次,鄉村文明蔚然成風。
      新增創業擔保貸款661筆、1.47億元
      章丘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兜住民生底線、補齊民生短板、辦好民生實事,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今年以來,城鎮新增就業4831人,開發公益崗2223個。圍繞創業扶持,新增創業擔保貸款661筆、1.47億元。開展駐章高校畢業生就業“雙選會”,達成就業意向9000余人。
      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繡源小學完成封頂,璽城配套幼兒園順利移交,增加公辦學位270個。區人民醫院東院區全面啟用,建成區人民醫院和相公街道、棗園街道醫養中心,市民家門口的“好學校”“好醫院”越來越多。
      全力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加快白云湖國家濕地公園保護修復,開展荒山造林、疏林地補植7600畝,實施森林撫育9500畝,刁鎮化工產業園新建污水處理廠和章丘區第五水質凈化廠建成投用,1—7月份,空氣質量優良以上天數112天,優良率59.6%。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成立“小網兜”共享會商人民調解委員會,“多網融合、一網協同”數字化基層治理模式入選2024年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智慧治理創新案例,一些群眾“急難愁盼”身邊事有效解決。
      對525個行政村進行深入摸排,制定一村一策整頓方案
      章丘區始終把黨的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及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扎實推進黨的創新理論武裝走深走實,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
      樹牢黨建引領、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推進“黨建工作區”建設,在18個街道(鎮)成立75個工作區黨委,下沉干部1200余名,推動力量、工作、職能、干部“四個下沉”。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落實全市“萬人下鄉、千村提升”工程,對525個行政村進行深入摸排,制定一村一策整頓方案,推動基層黨建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組織開展基層黨組織“爭星晉位”評比活動,齊魯理工學院被教育部評為全國黨建工作示范高校。
      堅持正確用人導向,打造年輕干部一線鍛煉平臺,推動95名優秀年輕干部在街道(鎮)部門雙向鍛煉。深入推進黨紀學習教育,組織專題讀書班、警示教育會,引導干部樹立不打“糊涂仗”、不搞“花架子”、不當“太平官”的過硬作風。
      扎實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持之以恒糾“四風”、樹新風,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編輯: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