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2-03-05
信息來源:
“我種了一輩子地,你這塊麥地,一年最多產800斤糧食,還評什么估啊,鄉里鄉親的,大家商量個數吧”,這是陪審員村干部老李對一起石子廠侵權案調解時的一幕,最終此案未經評估,調解結案。今年以來,平陰法院高度重視人民陪審員隊伍建設,注重發揮他們的草根性與行業特長,今年以來人民陪審員參與的案件調撤率高達80%,未有一件案件上訴、上訪。
該院針對受理案件的具體情況,專門邀請熟悉案件、在當地德高望重的人民陪審員參與審理,通過審判人員從法律的角度給當事人講解,人民陪審員從社會公德的層面從中調解,讓當事人雙方心服口服,達到調解結案的目的。為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導,該院在審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時,專門邀請在學校、工青婦等組織的人民陪審員參加案件審理,對未成年人循循善誘,使他們真心實意悔過自新。針對部分案件專業性強的問題,在辦理過程中專門邀請具有與案件相關專業知識的人民陪審員參與審理,并運用其專業知識,認真分析發生糾紛的原因,便于法庭在查明事實、分清責任的基礎上,達到化解矛盾、消除糾紛、促進案件調解的目的。該院充分借助人民陪審員參與案件審理,了解案件全過程的優勢,賦予其對審判人員在辦案中廉潔自律、文明辦案、遵紀守法的監督職能,進一步提高法官的守法意識,促進司法公正。由于人民陪審員經常參與法院的審判活動,對法院的基本情況較為熟悉和了解,因此,通過陪審員主動向當事人和社會群眾介紹法院工作現狀和審判工作情況,用親身體會和相互交流,加深對人民法院工作和法官的了解,并在一些方便的場合向有關部門客觀反映法院的工作情況,增強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對法院工作的了解和支持。(韓鵬華)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