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人才集聚開創園區發展新局面

    發布日期:2011-08-03

    信息來源:

     現年41歲的溫洪濤是濟南裕興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常務副總經理,2010年6月,隨著年產10萬噸金紅石鈦白粉的搬遷改造項目順利投產,裕興化工這個始建于1919年的中國化工印染史上最早生產硫化青染料的民族企業,在濟南化工產業園區駛上了加速發展的快車道。溫洪濤自2010年8月主持公司工作以來,便提出了“打造中國鈦白業樣板式企業”的宏偉愿景,并以獨特的經營管理手段,創新的思維,通過引進職業經理人及TPM、5S現場管理,堅持不懈地推進SHE體系建設,在試生產不足1年的時間里實現了銷售收入13億元、上繳利稅5000余萬元的優異業績。裕興化工的快速發展,產生了巨大的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拉伸了園區精細化工產業鏈條,吸引了特種工業氣體、特種溶劑、新型復合材料等多家產業鏈條上下游企業集聚園區發展。
    “擁有一名溫洪濤這樣的領軍人才,擁有裕興化工這樣優秀的大型企業,對園區工業經濟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濟南化工產業園區管委會主任趙新生同志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說。作為全省最年輕的省級經濟開發區,濟南化工產業園區高度重視人才工作,探索出了一條人才招商、以才興園的發展新路。
    傾力打造“專家招商團隊”。圍繞精細化工、石油化工、新材料三大支柱產業,園區先后引進了20多名市場調研、技術研發、生產銷售、企業管理、資本運作方面的專家型人才,組成“專家招商團隊”,開創了“項目招商”的新模式。目前,由專家團隊包裝的200萬噸油田輕烴項目已完成前期工作,尋找到投資單位,簽訂了投資意向,以智招商的人才效能正在逐步顯現。
    積極構建創新創業平臺。隨著國家膠體材料工程中心的入駐和德勝精細化工研究院的建設,園區為企業創造了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人才流動的新平臺,濟南新材料產業基地、山東大學新材料產學研基地等一塊塊金字招牌標志著校企合作、園企合作、工學結合的進一步擴建,完成了園區人才工作從“輸血”向“造血”的轉變。圍繞長遠發展的戰略需要,園區正在積極規劃高精尖成長型企業孵化器,園區人才吸附承載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不斷優化人才工作環境。“以政策環境吸引人才,用真心誠意留住人才”,為了讓在園區創業發展的各類人才心無旁騖地在園區工作生活,園區積極與全市“百千萬”人才工程對接,設立了人才專項資金,不斷加大對創新創業型人才的支持力度。完善人才工作考核獎懲機制和推進機制,設立“園區貢獻獎”,大力表彰為園區作出突出貢獻的各類人才,切實形成了人才工作的強大動力,形成了以人才引領產業、以產業集聚人才的新局面。 (通訊員 李俊男)
    以“高技能人才振興”助推“工業振興”
    孫玉梅是濟南綠洲清洗設備有限公司洗衣中心店的洗衣師,作為“全國洗染業技術能手”、“濟南市首席技師”的她,撰寫的“補貼技巧在洗染業服務中的應用”等論文被收錄于“中國洗染業專家論文庫”,一手培養的技術骨干中有5人榮獲了“全國職業技術能手”稱號。她憑借豐富的專業洗衣技術經驗,研發了多項實用操作法,為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天橋區像孫玉梅一樣的7800名高技能人才,在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和實現科技成果轉化、振興天橋工業經濟的進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天橋區圍繞“重振天橋工業雄風”的工作目標,為切實發揮高技能人才在振興工業經濟、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戰略中的作用,大力實施“高技能人才振興工程”,高技能人才隊伍支撐保障產業優化升級的水平不斷提高。
    突出高技能人才戰略地位
    早在2007年,天橋區便出臺了《關于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2011年又制定了《關于實施“高技能人才振興工程”的意見》,成立了技能人才工作領導小組,下發了《天橋區高技能人才工作部門分工意見》,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有關部門各司其職、社會各方面力量積極參與、齊抓共管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格局,力爭到2015年實現全區高技能人才達到11000人、其中技師達到1200人的工作目標。
    建立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
    為不斷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規模、提升高技能人才能力素質,天橋區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逐步形成以學校教育為基礎、以企業培養為依托、校企合作、社會各方共同參與的高技能人才培養教育體系。目前,全區各類培訓機構中共有省百強專業3個,省名牌重點專業4個,市名牌重點專業9個,基本形成了初、中、高技能等級相互銜接、職業工種(專業)基本齊備、公辦民辦相結合的職業教育和培訓網絡,年培養能力達到3萬人。充分發揮企業在人才培養中的主體作用,指導企業建立完善職工培訓制度,企業每年用于技能培訓的經費達到600多萬元,培訓職工1.2萬人次。同時,圍繞天橋區產業升級和企業生產需求實際,組織開展校企合作,鼓勵發展“訂單培養”,先后有34家企業與職業院校簽訂了“訂單培養”協議,126家企業在職業院校設立了職工培訓、繼續教育基地,累計培養涉及數控機床、焊接、電工等十幾個專業在內的技能人才3000多名,做到了“招生即招工、畢業即就業”,實現了企業、學校的雙贏。
    全面推進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科學合理的工作機制對高技能人才的成長至關重要,天橋區不斷健全人才引進、評價和激勵機制,努力構建充滿生機活力的人才工作格局。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召開座談會等形式,深入企業開展技能人才需求調查,并通過天橋黨建網“引才專欄”發布人才引進計劃、舉辦高技能人才專場招聘會等形式,積極吸引高技能人才來天橋就業發展。大力開展技術比武、崗位練兵和創新競賽活動,每年組織競賽項目10多個,參賽職工1000多人,涌現出了一大批技能拔尖人才。制定了《優秀高技能人才評選管理辦法》,表彰獎勵了2批30名“天橋區優秀高技能人才”。在優秀高技能人才中優先發展黨員,優先推薦參選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優先評選勞動模范及其他社會先進人物,2010年有25名高技能人才被發展為黨員,6人受到省、市表彰,極大地調動了高技能人才干事創業的積極性。自2007年,全區各類企業中由高技能人才主持的科技創新項目30余個,發明專利260多項,累計為企業增加收入3.5億元,在振興天橋工業經濟的進程中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