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的理念,堅持“項目為王”,聚精會神招大商,心無旁騖攻項目,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今年一季度,山鋼股份萊蕪分公司高端精品鋼項目產量達到17.6萬噸,實現銷售收入7.5億元,成為拉動鋼城區工業增加值增長的生力軍。這個總投資23億元的大項目采用國際先進裝備和工藝,建成了國內裝備水平最高、工藝最優的優特鋼中棒生產線。僅用一年就建成投產,產品附加值是普鋼的2倍。
產業為綱,項目為王。今年,鋼城區將聚力項目引建,在積蓄發展后勁上攻堅突破,著力招引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引進市外投資增長22.5%。同時實施招才引智、人才培植、平臺建設三大工程,完善“四位一體”服務體系,建成人才公寓100套,引進各類人才500人以上。
強化“雙招雙引” 做強優勢產業,做大新興產業
項目是發展的牛鼻子。2019年,鋼城區站在新起點,聚焦聚力項目建設,按照“1+565”工作思路,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經濟社會發展邁出新步伐。
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穩步推進。5G用撓性覆銅板、智能制造數字化車間列為省優選項目,10個項目列入市新舊動能轉換儲備庫,67個市、區重點項目順利推進,25個竣工投產。
工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5家,完成規范化公司制改制6家,實施“機器換人”改造10家,新發展上云企業305家,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769億元、營業收入860億元,實現增加值144億元、增長11%。
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新增重點服務業企業6家、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67家,紅色游、鄉村游、工業游加快發展,全區服務業實現增加值84.2億元,增長4.7%。
亮麗答卷源自項目建設的強力推進。去年,鋼城區圍繞“五個高地”上項目,確定區級重點項目67個,10個項目列入市重點,2個項目入選省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27%。其中,高端精品鋼項目,建成了國內裝備水平最高、工藝最優的優特鋼中棒生產線。燒結系統綜合升級項目,當年開工、當年投產,每年減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等8000噸以上,實現了本質化減排、超低排放。10萬噸高性能合金特種粉末項目,打破了國際壟斷,可有效替代進口產品,實現了產業層級的“跳躍提升”,產銷規模和綜合競爭實力穩居亞洲第一。風電主軸鑄鍛件項目建成投產,金雷風電具備從原材料、鍛造、熱處理、機加工到涂裝的“全流程”生產能力,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25%,穩居全球第一。
鋼城區是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全省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已聚集十多家企業,形成了完整產業鏈。總投資7億元的魯碧綠建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二期啟動建設,圍繞綠色裝配式建筑工業化部品的研發、設計、生產、裝配,拉長鋼鐵產業鏈,帶動相關建筑、鋼結構、地產行業發展。
圍繞優勢產業,聚焦新興產業,鋼城區“雙招雙引”正勢起步疾。今年將圍繞精品鋼、汽車零部件等優勢產業,聚焦氫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緊盯“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精準發力,定向攻關,確保取得實效。大力實行以商招商、蹲點招商、推介招商、代理招商,著力招引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引進市外投資增長22.5%。
招商不忘招才,引資更要引智。去年,鋼城區新發展高新技術企業4家,新增省級研發機構、技術創新中心、院士工作站6家,38家企業納入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人才招引富有成效。出臺“智匯鋼城”系列人才政策,舉辦多場高層次人才論壇,與省社科院合作成立省內首個縣區級博士創新實踐基地。引育“泉城學者”等高層次人才8名,引進院士及團隊2個,獲得省、市創新創業大賽獎項2個,培育高技能人才352名,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今年,全區將大力實施招才引智、人才培植、平臺建設三大工程,完善“四位一體”服務體系,建成人才公寓100套,引進各類人才500人以上。
加快項目建設 把時間搶回來,把節奏拉起來
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把發展的節奏拉起來,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加快推進項目建設。
5月30日,濟萊高鐵全線首榀箱梁在中鐵十四局鋼城制梁場開始澆筑,這標志著工程建設進入線上、線下平行施工階段,全國首條市內高鐵取得重大進展。
據了解,濟萊高鐵是國內首條市內高鐵、濟南“米字型”高鐵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從濟南東站始發,經過歷城區、高新區、章丘區,終于鋼城站,穿越六大森林公園,全長117.5公里,沿線設了港溝、章丘南、萊蕪北、鋼城等6座車站,設計時速350公里。建成后從鋼城區到濟南新東站只要22.5分鐘。隨著區域城際網的逐漸完善,濟萊高鐵將共同構成通達山東北部濱州、德州、聊城等地與山東南部臨沂、日照等省內地級城市的快速客運通道,形成山東省內“2小時”交通圈,2025年運輸能力將超過500萬人次/年。在遠期規劃里,濟萊高鐵還要通過南延線延長到臨沂,與魯南高鐵相連,進一步縮短到沂蒙山區的時間。屆時,鋼城區的區位優勢將更加凸顯。
項目興,則鋼城興。今年,鋼城區將進一步完善“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落實區級領導幫包制,強化跟蹤問效,確保落地開工項目40個、竣工投產25個以上。同時積極對接國家和省市重大規劃和資金投向,儲備一批重大項目。全區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00億元以上。
盯著項目看,圍繞項目轉,扭住項目干,鋼城上下正掀起新一輪項目建設高潮。在山鋼股份萊蕪分公司燒結系統綜合升級項目現場,各種工程車輛往來穿梭。該項目是鋼城區聚焦鋼鐵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國家級精品鋼制造基地的重大項目之一,總投資22.2億元,總建筑面積8萬平方米,建成投產后年可增加產值65億元,實現環保綠色發展。
金雷海上風電主軸產業化及新能源項目、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產業基地、60萬噸/年高鈣超細材料等一批新舊動能轉換項目相繼拉開建設大幕,推動著全區鋼鐵產業加快向更強更精的高端邁進。
電子信息是鋼城區特色產業之一。隨著電子基材等一批項目的建成投產,目前已實現了“全產業鏈”發展,把電子信息產業打造成了推動鋼城經濟增長、結構升級的戰略性、先導性支柱產業。
著力引進系統集成和整車制造項目,推進5萬噸傳動軸等項目建設,打造高端汽車零部件產業園。規劃建設燃料電池汽車關鍵零部件產業園區,加快推進焦爐煤氣分離制氫、加氫站、燃料電池車輛示范運行、“以氫固碳”等項目落地,爭創全國氫能源冶金耦合應用示范基地。
產業為綱,項目為王。鋼城區始終堅持以新舊動能轉換為統領,把產業轉型升級放在首位,力爭用三到五年時間,打造精品鋼、綠色裝配式建筑2個千億級產業,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現代服務業4個百億級產業,持續推動產業向下游和高端延伸,全面奏響高質量發展的最強音。
突出園區載體支撐 重塑主戰場,勇做主力軍
綜合整治道路48公里,新增綠化面積5萬平方米,鋪設供水和污水管網21公里,110KV變電站投入使用。各園區新增“七通一平”面積3.8平方公里,新建標準化廠房52萬平方米——在新舊動能轉換進程中,鋼城經濟開發區的主戰場、主載體和主力軍的地位作用正日益凸顯。
“舉全區之力加快建設。”區政府工作報告對此作出部署。改造提檔萊鋼大道、雙元大街、鋼城大街,推進幸福里商居綜合體建設,完善水電氣暖等要素保障,新建標準化廠房30萬平方米,新增“七通一平”面積2平方公里。全面落實省市關于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意見,推進管理、運營、人事、畝均效益評價等制度改革,實行“管委會+公司”運行機制,激發園區發展活力。加快高新區產城融合步伐,推進南部新城、汶河人家建設,實現一體化發展。
在要素保障方面推出“容缺辦理”舉措。鋼城區按照“要素跟著項目走”的工作思路,經過積極爭取,將山鋼新舊動能轉換項目495畝土地指標納入全市第二批容缺辦理范圍,于5月初發起容缺辦理,6月份初開工特鋼區域100噸轉爐項目。組織區直有關部門、項目屬地單位、項目建設單位,召開進入招拍掛項目協調推進會,培訓容缺辦理流程有關知識,督導加快項目手續辦理。完善全區功能,搭建產業發展平臺,為產業集聚提供基礎性保障。進一步完善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開發區汽車零部件產業園配套功能;開工建設創新創業園、雙創智慧產業園、匯鋒高端汽車部件產業園、鋼鐵科技孵化園等生產性服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