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鋼城區里辛街道鳳凰小區的石先生喝著茶、聽著喜愛的流行音樂時,想到前些天因為停水導致與物業的不愉快已經解決,從心底里對鋼城區政務服務辦事效率感到滿意,并對鋼城區“鄉呼縣應”工作表示認可和感謝。
原來,石先生因工作原因,長期在外地居住,近期返回鳳凰小區居住,但物業稱其未繳納物業費予以停水。他前往小區物業辦公室咨詢協調,得到的答復是未繳納暖氣費、物業費,不能供水。石先生覺得這個捆綁收費不合適,一氣之下撥打了12345市民服務熱線。
里辛街道工作人員在收到12345承辦單后,第一時間對照《濟南市鋼城區“屬地管理”事項主體責任和配合責任清單》內容,通過“鄉呼縣應”平臺呼叫區直部門。當日,接到承辦單的區相關部門單位積極對接,并按照職責分工,下達督辦單,協調物業處理。在共同努力下,問題以石先生和物業都滿意的結果妥善解決。
據悉,“鄉呼縣應”工作機制是鋼城區委編辦根據上級部署安排、為減輕基層負擔推行的一項具體舉措。自去年以來,鋼城區先后印發《鋼城區“鄉呼縣應、上下聯動”工作機制的實施方案》《濟南市鋼城區推進鎮街“1+ 5+N”派駐執法體制工作的實施方案》等政策,實行主體責任配合責任事項說明書施工圖動態管理、依單監管問責等,落實周調度、月交流、季通報制度。針對困擾基層的痛點難點問題,編辦牽頭現場協調,制定建筑垃圾規范化管理、揚塵污染綜合整治等規范性文件,切實解決困擾基層的實際問題。
為不使“鄉呼縣應”流于形式,鋼城區建立“呼叫”事項滿意度評價,將事項“響應”情況、辦理情況和辦理結果滿意度計入被考核單位年終綜合績效考核總分。值得一提的是,鋼城區今年成功成為全市“鄉呼縣應”平臺與市民服務熱線平臺融合第二批試點,在12345市民服務熱線中心加掛“區鄉呼縣應熱線中心”牌子,承擔“鄉呼縣應”平臺管理受理等工作。
12345熱線和“鄉呼縣應”的有效融合,不僅讓區直部門單位和街道、功能區形成工作合力,大大提高為民辦事效率,也有效地提高了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近日,在汶源街道經營鋼材項目的董先生順利地接過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對整個證書辦理過程中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和專業水平豎起大拇指。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核發屬于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落到實處的一項具體內容,根據《濟南市鋼城區政府部門職責邊界清單》,區城鄉水務局負責行政權力事項的動態調整,區行政審批服務局負責行使經區政府批準集中的水利領域相關行政許可及關聯事項。
改革是為了更好地釋放效能、高效便民。但是部門之間存在職責交叉、行政程序繁多等多種問題,致使不能較好地發揮應有的作用。對此,鋼城區有針對性地推行“三二三”工作法,即建立三張清單、完善兩個機制、強化三項保障,實現機構職能流程再優化再塑造,為打造優質高效便捷辦事環境提供強有力的體制機制保障。
有數據顯示,鋼城區委編辦牽頭對全區35個黨政工作部門主要職責進一步細化分解到116個科室,形成具體規范的部門及內設機構工作任務清單2048項,劃清內設機構職責界限,明確464項工作規范流程,同時對區直部門單位權責清單認領情況進行“地毯式”清查,對部門權責調整事項進行逐項比對。截至目前,鋼城區共發布權責事項5296項,建立30個部門協調配合機制65個,124個議事協調機構全部制定工作規則和辦公室工作細則。不僅如此,機構職能優化流程再造工作的35家單位52名聯絡員和權責清單工作的31家單位62名聯絡人也都納入臺賬管理,不僅明確了責任,有效地解決了“頑疾”,也提升了辦事效率,在群眾中樹立了良好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