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上午7:30,100名槐蔭游客和100名長清游客分別乘坐軌道交通1號線從方特東方神畫和園博園出發,雙向對開,去對方家門口“做客”,開啟“最美地鐵旅游線”啟動之旅。
這次“最美地鐵旅游線”啟動儀式由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槐蔭區人民政府、長清區人民政府、濟南城建集團和濟南軌道交通集團及相關旅游企業共同打造。該活動在為濟南第一條地鐵線賦予豐富文化旅游內涵的同時,開啟了槐蔭與長清攜手共促省會西部旅游發展新征程。“最美地鐵旅游線”將進一步推動西部旅游資源共享、市場共拓、品牌共建,為我市做大做強文旅產業,打造“泉城濟南”文旅品牌、建設國際旅游目的地城市打造新亮點。
軌道交通1號線貫穿槐蔭、長清兩區,途經濟南國際園博園、華誼兄弟電影城、濟西國家濕地公園、濟南方特東方神畫等濟南西部代表性景區,業態多元、產品豐富,可為市民提供多樣化旅游體驗。兩端及沿線還輻射時光藝術之城、“一院三館”、印象濟南·泉世界、金港灣歡樂世界、五峰山、靈巖寺、蓮臺山、泉城農業公園和齊魯八號風情路等景點,為打造“最美地鐵旅游線”提供機遇。
“最美地鐵旅游線”啟動實現槐蔭與長清旅游產業強強聯合。近年來,隨著西部新城開發建設,一批有影響力的旅游項目在槐蔭與長清相繼建成開放,從初期星星之火,逐步發展到燎原之勢。槐蔭圍繞申報省級旅游度假區,著力打造非遺旅游、濕地旅游、商貿旅游、文化會展旅游、老商埠旅游、農業休閑觀光旅游等六大旅游品牌,完成文化旅游從無到有的蛻變,擦亮“品文化盛宴、游靚麗槐蔭”這一泉城旅游新名片。去年接待游客1500萬人次,旅游相關產業收入突破96億元,創歷年新高。而當前,長清正不斷推進文旅深度融合,加強頂層設計,豐富新業態,積極創建國際全域旅游示范區,擦亮“山水長清齊魯仙境”旅游品牌。該區將持續抓好靈巖寺、五峰山等12家國家A級旅游景區品質提升工程,推進在建及簽約的37個文旅項目,同時為推進華誼兄弟電影城老濟南街4月份開街,濟西國家濕地公園5月1日正式開園做好組織、保障。
4月1日將開通運營的軌道交通1號線作為我市第一條地鐵線,承載著市民的期望。打造“最美地鐵旅游線”不單是打造文旅品牌,更是探索完善城市公共基礎配套設施,優化公共服務,提升城市綜合治理水平,促進城市全面融合發展的新舉措。為此,槐蔭與長清兩區政府牽線,多部門和單位協同努力,進一步完善沿線旅游配套,讓市民出門旅游就像串門一樣方便——
為保障“最美地鐵旅游線”以嶄新面貌與市民相見,長清區多個部門與屬地街道辦事處對地鐵站點交通導引標識、整體環境提升和共享單車配備停放等細節進行完善。在1號線途經的主干道,長清投資2800多萬元,以白皮松為背景,配置了西府海棠、垂絲海棠等花灌木4500余株,一條繁花似錦、美不勝收的“海棠大道”呈現在市民面前;大學路兩側人行道上,更是充滿了令人驚喜的民生“小心機”:輔道縱向南北兩側延伸,形成大大小小十幾個小花園,或在大學門口、或在公交站牌后。走進一看,二月蘭一眼看不到盡頭,碧桃花靜靜綻放,楊柳抽出新芽。在大學城下車的乘客散步經過此處,可謂移步換景。長清還建立全市首家全域智慧旅游信息化平臺,發布長清春季旅游攻略,實現“一部手機游長清”。而在槐蔭,當市民走出地鐵站口,一幅旅游引導圖便映入眼簾,所在位置以及周邊景點與乘車路線一目了然,已然就位的共享單車與公交車站更是實現各景區之間的無縫連接。便利的背后是槐蔭區政府為解決乘客交通接駁召開的一場又一場協調會、現場會,先后協調市公交公司調整K141路公交車站點設置、共享單車供應商投放足量的單車。目前,槐蔭正在推進地鐵站口設置自動售賣機等配套設施,還將在站點與景點協調企業投放共享汽車,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下一步,槐蔭、長清將圍繞“最美地鐵旅游線”,持續推出系列文旅產品和精品旅游線路。槐蔭將推出以非遺體驗旅游、生態旅游和城市休閑旅游為主題的多條精品路線,將與多家旅游景區、文化單位同時推出豐富的旅游文化產品,今年9月份將舉辦槐蔭旅游節等推廣活動。長清則將推出名勝古跡游、紅色記憶游、親子研學游、美麗鄉村游、山水休閑游和觀光度假游6條精品線路,策劃組織大學生體育藝術節、全域旅游文化節、馬山桃花節、雙泉油菜花節和五峰櫻桃節等活動。今年五一,隨著濟西國家濕地公園開園,華誼兄弟電影城一期老濟南街工程全面驗收,金港賽車小鎮、濟西文旅小鎮、泉城錦鯉小鎮等文旅大項目有序推進,將為長清文旅產業發展注入“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