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槐蔭將聚力‘產業興、科創興、文化興、生態興、教育興’,聚焦‘兩核三區,三縱三橫’產城融合發展新格局,擔當‘西興’龍頭,爭做‘中優’先鋒,全面跨入‘高鐵時代、地鐵時代、大河時代、大城時代’,打造‘齊魯門戶,醫養之都’,邁入‘千億俱樂部’,吹響槐蔭高質量發展的沖鋒號。”2月9日,槐蔭區委十二屆十次全會召開,區委書記李國強描繪了槐蔭的發展愿景,催人奮進,令人期待。
經過“十三五”時期的成長,如今的槐蔭區厚積薄發,發展優勢顯著,發展機遇疊加:在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上,依黃河而居的槐蔭是全省沿黃25個縣市區城鎮化率最高的城區,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山東省委省政府吹響了“強省會”的嘹亮號角,坐擁“三高”交通資源的槐蔭進一步凸顯省會門戶地位;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賦予槐蔭“西興”和“中優”的使命,為槐蔭帶來了打造國際醫學科學中心醫養健康產業集聚區、高水平打造央企總部城等獨一無二的特色優勢。
新的時代機遇需要新的擔當、新的作為。不等、不靠、不拖的槐蔭人早早邁出了奔跑的步伐。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槐蔭將以“五興”促“西興”,以“五大主戰場”為載體,以“十大重點行動”為支撐,全力創建高端發展的產業之城,極具智慧活力的科創之城,承載厚重人文歷史的文化之城,盡享山水相望、近悅遠來的生態之城,宜教宜居宜業的品質之城。
“十四五”規劃建議 “六區”“五高地”繪就槐蔭發展新篇章
近年來,槐蔭憑借良好的區位優勢和發展載體,搶抓濟南西部新城建設、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央企總部城建設等機遇,打造省會發展重要增長極,在區位交通、產業、生態、文化等方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發展優勢,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邁入千億俱樂部后發優勢明顯。
立足當下,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濟南市槐蔭區委關于制定濟南市槐蔭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槐蔭的發展找準了坐標,指明了前進方向。
“十四五”時期,槐蔭將錨定國際醫療康養高地、高端智能制造高地、現代化商務會展高地、文化旅游示范高地、鄉村振興大美高地五大新高地建成目標,到2025年,全面提升區域綜合實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實現一流城區建設新突破,全力打造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創新策源先行區,融入服務國家戰略的高質量發展樣板區,突破藩籬、交流共贏的對外開放活力區,城鄉融合、普惠共享的美麗泉城展示區,生態優化、生活富裕的共享和諧宜居區,治理效能全面提升的平安建設示范區,以“六區”的打造為“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貢獻槐蔭力量。
“五興”促“西興” 推動全域跨越發展高質量發展
“西興”和“中優”是市委賦予槐蔭的使命,也是槐蔭“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重中之重。落實“西興”“中優”戰略,對標對表“五個濟南”建設,需要咬定目標不放松,全力以赴抓攻堅,更需要找準切入點、關鍵點、發力點。槐蔭結合自身實際,從產業、科創、文化、生態、教育的“五興”精準發力,為“西興”注入蓬勃動力。
產業是城市經濟的靈魂,產業興是“西興”的關鍵。槐蔭將在建鏈補鏈強鏈延鏈上下功夫,全力推動優勢主導產業由初具雛形向崛起成峰蛻變,重點打造山東數字金融產業園、城市之光科技信息產業園、匯金大廈科技總部基地等一批特色“億元樓”,同時推進155個區級重點項目、17個市級重點項目、2個省級重點項目、15個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建設;創新驅動發展,科技興是“西興”的內生動力。槐蔭將爭當“科創濟南”的主力軍,圍繞醫學中心片區,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生命健康科技項目,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區域性創新高地;文化體現了一個城市的品格,文化興是“西興”的靈魂。作為省會文化新高地,槐蔭將充分用好黃河流域文化、商埠文化、紅色文化等重要文旅資源,擦亮“泉城文化藝術會客廳”名片,打造高品質文化聚集區、省會文化高質量發展中樞,爭創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興是“西興”的保障。槐蔭將創建沿黃流域節水型城區,加快沿黃生態保護力度,推動濟西濕地更好發揮生態和經濟效益,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提升城市功能形象和市容市貌;教育是發展的基石,教育興關系著“西興”的未來。槐蔭將全力實施“教育強區”三年行動計劃,加快老學校提升改造,每年至少培育2-3所重點學校,讓槐蔭區的孩子能夠在家門口享受到一流的優質教育,同時推動國際學校建設,促進濟南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品質提升。
重擔當抓落實 聚焦“五大主戰場”實施“十大重點行動”
發展藍圖催人奮進,但槐蔭深知在機遇面前等不得、拖不得,需要落在行動上。站在新起點上的槐蔭將通過聚焦“五大主戰場”,實施“十大重點行動”具體舉措,將美好愿景落在實處,用實干擔當譜寫槐蔭新的發展故事。
決勝“五大主戰場”是槐蔭強勢崛起的關鍵。槐蔭將聚焦央企總部城,高水平建設“京滬會客廳”。堅定不移抓好雙招雙引,加大項目建設力度,實現一年起勢、兩年突破、三年崛起,形成“東強”“西興”遙相呼應,“CBD”“央企城”兩翼齊飛的省會新格局;聚焦醫學中心,打造“醫養之都”。通過強力攻堅,實現2000畝醫療硅谷同步開工建設,加快樹蘭醫院、山東大學國際醫學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拆出一片新天地,建設一座醫養城;聚焦開發區,做大做強工業經濟。打造全省領先、智能制造產業集聚發展的“小而強”園區,實現制造產業集群化、智能化、基地化、高端化;聚焦老商埠,打造“百年商埠歷史文化區”,推進老城“瘦身健體”“減量增效”,做優百年老商埠區“一園十二坊”景觀,彰顯泉城歷史文化名城底蘊,打造文化創意集聚區;聚焦鄉村振興生態區,繪就黃河畫卷,建設沿黃生態風貌帶,打造黃河流域最大千畝銀杏林,彰顯黃河兩岸優美風景與璀璨文化。加快田園綜合體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立足“五大主戰場”,槐蔭進一步細化實施“十大重點行動”,吹響了高質量發展沖鋒號。全區將實施基層黨建提升、重點片區攻堅、雙招雙引攻堅、實體經濟提升、鄉村振興提升、教育強區提升、城區形象提升、矛盾化解攻堅、基層治理提升、作風境界提升等十大重點行動。
藍圖宏偉,路徑清晰,一個嶄新的槐蔭正在向我們闊步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