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區生產總值實現365.5億元,同比增長6.4%;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0.5%,全市第三;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7%,全市第四;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8.4億元,同比增長16.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8%……上半年,槐蔭區踏著高質量發展的強勁鼓點交出了這樣一份成果豐碩的成績單。
今年以來,槐蔭區錨定“125510”發展思路不動搖,大力實施“抓項目強產業攻堅提升年”,深入開展“十大提升行動”,把作風建設貫穿各領域、各方面,集中力量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齊魯門戶,醫養之都”,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一流城區,奮力推動槐蔭邁上加速發展、跨越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新階段、新賽道。
濟南國際醫學中心深化改革、釋放活力,醫發集團成功組建,濟南國際醫學中心精準醫學、醫療健康科技創新產業園建成啟用,廣安門醫院濟南醫院等近40個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在槐蔭經濟開發區,力冠微電子、華研國芯等12個總投資33.8億元的半導體項目簽約落地;高標準打造的“經十西路汽車產業帶”讓“要買車,到槐蔭”品牌叫響全市,179家限上汽車銷售企業實現銷售額166.72億元,同比增長13.31%;成功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先后舉辦首屆濟南國際兒童戲劇節、黃河生態半程馬拉松賽等知名活動、賽事,全區文旅產業生態繁榮。
“產業興”離不開項目建設的支撐。槐蔭區緊緊圍繞“項目突破年”各項重點任務,全區上下全力以赴抓機遇、上項目、促投入,全面興起項目建設強勁勢頭,以項目之“進”點燃發展之“勁”。強力推進總投資3140億元的216個重點項目建設,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0.5%,超全市平均水平。其中,省級重點項目開工率100%。
雙招雙引是區域經濟工作的“第一戰場”。今年年初,槐蔭區委書記孫常建率領黨政代表團歷時3天,從上海到杭州再到蘇州,緊緊圍繞重點片區和主導產業鏈條開展招商考察,在全區掀起了“雙招雙引”熱潮。通過實施招商引資“九大行動”,上半年槐蔭區開展各類招商活動20余場,共簽約落地項目88個、總投資額336.15億元。與此同時,成功申報國家級重點人才工程27人,儲備高層次人才項目5個;引進留學人才7人、博士4人、碩士108人,全區人才總量達18.8萬人,創新人才高地加速形成。
半年優異的成績是區幾套班子和全區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團結奮斗的結果。行百里者半九十,下半年,“拼”字仍然是槐蔭的主旋律。“我們要在全區大力弘揚拼經濟、拼項目、拼速度、拼作風的‘四拼’精神,推動‘抓項目強產業攻堅提升年’走深走實,推動‘十大提升行動’見力見效,更穩更快更好推動新時代槐蔭高質量發展。”孫常建表示。
在“拼經濟”上,槐蔭將守好“及格線”,力保“達標線”,沖刺“優秀線”,按照年初與市委、市政府簽訂的目標責任書再對標、再對表,各項主要經濟指標要圍繞走在全市前列努力,所有工作要圍繞走在全市前列拼搏。
在“拼項目”上,堅持重點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等方面一體發力,全力保障樹蘭(濟南)國際醫院按期開業,盡快建立“342”現代化產業體系招商圖譜,立足打造“濟南西站樞紐經濟商務區”,進一步重點策劃打造“京滬總部經濟產業基地”等一批主題特色鮮明的高能級平臺載體。
在“拼速度”上,加快推動會展與餐飲、住宿、購物、旅游聯動發展,加快激活汽車、商務、會展、文旅、茶葉等大宗消費,以消費領域供給側改革,推動槐蔭由消費大區向消費強區轉變。加快數字槐蔭建設,以數字槐蔭建設新成效,為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一流城區蓄勢賦能、強基筑臺。
在“拼作風”上,以“四盯”促強化作風建設落實,“盯上”解決誰來盯、盯什么的問題;“盯住”解決盯而不實、責任不到位的問題;“盯緊”解決作風漂浮、形式主義的問題;“盯牢”解決工作方法、善作善成的問題。
下半年,槐蔭全區上下將深刻踐行“四拼”精神,勇當起而行之的“行動派”、踔厲奮發的“實干家”、勇毅前行的“奮斗者”,不斷開創“齊魯門戶,醫養之都”建設新局面,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槐蔭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