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萊蕪區召開社區綜合服務用房清理工作現場會,在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道路上邁出嶄新的一步。當天,皇庭港灣小區社區綜合服務用房移交,標志著鳳城街道打響了萊蕪區社區綜合服務用房清理工作的第一槍。
政策和現實的雙重需求
社區是什么?社區不僅是村民集中居住的地方,也是居民情感歸屬的港灣。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城鄉社區建設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特別是2016年以來,《關于深入推進城鄉社區治理的實施意見》出臺,專門對城鄉社區綜合服務用房配備提出了要求,老城區社區按照不低于300平方米、新建設城市社區不低于1000平方米的標準進行配備。
在城市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如何進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成為一道擺在全社會面前的現實課題。
區劃調整以來,作為“省會副中心”、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南翼”,萊蕪區對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標準和要求。看先進、找差距、補不足,建設或提供必要的社區綜合服務用房顯得尤為迫切。
家門口的社區貼心服務
沿街門頭房位置便利、面積寬廣、配套齊全,這樣的黃金位置不是用于商鋪的租賃,而是無償用于服務社區居民。這里就是皇庭港灣小區的社區綜合服務用房。
3月31日上午8:30,皇庭港灣小區開發商周學文將一把特殊的鑰匙鄭重地交到了鳳城街道辦主任李平手中。這把鑰匙的移交標志著從今以后,小區內一座總面積3320平方米的沿街樓房將正式成為地方政府服務社區居民的社區綜合服務用房。
這座沿街樓共7層,水電暖、電梯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鳳城街道辦接手后,將逐步把這里打造成集社區服務大廳、老年活動中心、社區警務室等設施于一體的社區綜合服務場所,真正實現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社區貼心服務的目標。
為民服務如何實現?為民辦事都該辦啥?想人民之所想,辦人民之所需,萊蕪區的首場交房儀式就是區委、區政府“以人民為中心”、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的生動體現。
縱觀現實,萊蕪區還普遍存在社區綜合服務用房嚴重不足的現狀。主城區的28個社區綜合服務用房只有鳳城街道芳馨園社區是街道自有產權,其余租賃型的有7個、使用集體經濟組織辦公場所的20個,每年用房支出就達310萬元。除此之外,社區綜合服務用房也存在著面積不達標、配套不完善等現狀。
在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城市建設加速推進、管理水平加快提升的關鍵時期,萊蕪區將社區綜合服務用房清理作為提升社會治理的突破口,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擴大鞏固了服務群眾的陣地。
多部門協同嚴查落實
社區綜合服務用房清理工作不只是區委、區政府的工作,更不是一個部門的職責,而是需要各相關部門、各開發建設單位大力配合,同心協力、細化分工、壓實責任,全力以赴把這項工作做好做實。
為此,萊蕪區建立清理和完善社區綜合服務用房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區住建局負責督促開發建設單位加快社區綜合服務用房無償移交工作進度,盡快交付街道使用并督促辦理產權移交手續,對不按規定移交或者挪作它用的要進行認定,作為不良記錄納入房地產開發企業信用體系;區城市管理局負責對不按規劃建設的、改變用途的、不按規定移交的開發建設單位依法查處;區自然資源局負責把社區綜合服務用房納入土地出讓方案;區規劃服務中心負責積極配合提供規劃信息,協助確定綜合服務用房的具體位置、房屋面積等。區委組織部、區民政局負責發揮牽頭作用,加強調度督導,做到應清必清、應交必交,10月底前完成社區綜合服務用房清理和完善工作。
下一步,萊蕪區各級各相關部門將嚴格按照“六個一批”(清查退還回收一批、規劃布點落實一批、資源共享解決一批、房屋置換解決一批、社會資金共建一批、政府出資購買一批)的要求,逐個小區進行排查,逐個綜合服務用房進行清理。萊蕪區還將重新規劃調整城市社區設置,加快社區標準化建設,著力打造功能完備、設施齊全、運轉高效的社區服務陣地,配齊配強社區工作人員,提升社區管理服務能力,真正讓社區成為居民活動的中心和為民服務的主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