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歷城:揚高校優勢助力“五個濟南”建設

    發布日期:2020-11-27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10月28日,山東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在濟南揭牌,該中心是科技部首批支持建設的13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而與該中心落地幾乎同步的,是其配套設施——位于歷城區山大路科創城的創新轉化基地正式運行,實現了數學應用和市場轉化的無縫對接。
      值得一提的是,歷城區僅用了56天時間,便完成了與山東大學對接、項目審批立項,建設施工等一系列創新轉化基地工程建設流程,該區對服務高校發展、科創事業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山東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創新轉化基地建設過程中,歷城區創新校、政、企三方合作模式,切實推動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公共社區“三區聯動、融合發展”。其迅速落成并投入使用,不僅標志著“科創歷城”建設邁出堅實一步,也為“五個濟南”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科創支撐。
      創新轉化基地投入使用 數學從實驗室走向市場
      11月18日,來到位于山大路科創城的山東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創新轉化基地,整個轉化基地建筑面積達5400平方米,占據了科創城的3-4層。
      其中,3層主要承擔對外展示、成果轉化、企業孵化職能,設有展廳700平方米、產業專家辦公室8間、共享工位150個,同時配套相關法律、財務、政策解讀、項目申報等服務措施;4樓主要承擔應用型科學研究和實驗室職能,共設有專家辦公室10間、共享實驗室9間,后期擬設立院士工作站2個、博士工作站1個。
      山東國家數學應用中心結合地方產業行業特點以及山東大學數學學科的優勢,主要聚焦金融風險、密碼計算、海洋動力系統模擬、精準醫學大數據、非線性控制系統等關鍵問題。“中心統籌分為兩個大部分,一方面為應用理論的研究,主要放在山東大學內部進行;另一方面則是這里的創新轉化基地,將承擔起后續基礎實驗、對外展示、科技成果轉化(孵化)、短期專家辦公、業務洽談等重要功能。”山東大學數學學院服務地方辦公室主任尹上介紹。
      據了解,在3樓展廳的“算法賦能”展區,眾多板塊展示著數學的應用理論成果在金融、醫療等產業中得到的應用。“人工智能產業板塊,我們現在主要引進了3個項目,3D可視化教學產品便是其中之一。”尹上說道,“作為全球教育創新的一大趨勢,3D互動智能教學可以為學生帶來更真實而動態的學習環境,從而降低教學難度。通過這個技術,孩子們坐在教室里就能看見老師在屏幕里面拉出來的3D蝴蝶,可以真正實現沉浸式、探索式以及體驗式的教學模式。”
      從科學實驗室到實體經濟市場、從數學模型到實際應用、從書本上的文字到3D可見的展示,創新轉化基地真正讓數學和項目契合、與市場對接,讓山東國家應用數學的“應用”二字落到實處。
      經前期審核,現有多家公司擬入駐基地,涉及金融、人工智能、信息技術、醫療康養、智能制造和海洋能源6大領域,同時山東國家應用數學中心目前有3名院士已與深交所、浪潮、海爾等10余家知名企業簽約開展了項目合作,共同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地方產業發展需求。
      全面服務高校發展創新企、政、校合作模式
      6月10日,對接山東大學數學學院合作意向;7月30日,召開項目推進協調會;8月5日,完成項目立項審批;8月13日正式進場動工;10月8日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
      山東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創新轉化基地從明確合作意向,到建設完工投入使用,僅用了56天,創造出項目建設企、政、校三方合作的新模式。
      這驚人的速度背后,是歷城區靠上服務、各部門協調聯動、多節點環環相扣的落實力度,彰顯了該區服務項目建設的過硬作風。而更深層體現的,則是歷城主動服務駐地高校的意識,以及對招才引智的重視。
      “營商環境改善,政府送客戶上門。歷城區科創專班的領導為山大科創城對接了多個高品質企業客戶,真正體現出每個歷城公務員都是招商大使的角色。項目建設過程中,還有政府保駕護航,施工辦證同步進行,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等給力的政策,確保在有限的工期內高質量完成目標。”負責創新轉化基地建設的萬科山大科創城項目總經理段志華說道。
      歷城區始終以“大學所需城市社會服務功能全方位提供者”為自身定位,著力為駐地高校提供師生生活配套服務、師生創新創業生態服務、學校學科發展需求服務、校區城市環境服務等四個方面的優質服務,構建校地合作新模式。
      其中,在師生生活配套服務方面,歷城區在高校周邊打造高端人才公寓,并為人才開辟子女入學“綠色通道”,推進醫療、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打造宜居生活空間。針對山東大學師生創新創業提供一對一服務,從公司注冊到項目落地全流程幫辦代辦。依托總規模90余億元的歷城新舊動能母基金,為項目提供融資、保險、改制、上市等金融服務。建立“線上+線下”全鏈條技術交易市場,推動科技成果就地產業化發展。而在學校學科發展需求服務方面,通過收購、租賃山大周邊建筑物等方式,為各學院提供拎包入駐的物理空間,滿足各學科辦學、科研與創業需求,目前已與山大數學、化學、微電子、土木工程、機械工程、歷史文化等學院合作。
      通過服務,山東大學的教育資源、科技資源和人才智力資源優勢在歷城區發揮的作用充分彰顯,這種優勢最終轉化成推動歷城區、全市乃至全省高質量發展的先進生產力。
      高校賦能“科創歷城”建設 提升產業發展能級
      11月16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孫立成調研“東強”工作時來到歷城區,在山大路科創城調研時強調,要充分發揮駐濟高校智力優勢,為深化校地合作創造良好環境,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步伐,助推產業發展能級提升,為打造“科創濟南”“智造濟南”奠定堅實基礎。
      根據建設計劃,至2021年建設中期,山東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將匯聚和培養一批國際公認的前沿交叉領域科學精英,建成全球知名科學領軍人物的聚集地;至2023年第一個建設周期結束,該中心將完善和壯大產學研交叉研究團隊,通過建立聯合實踐基地實現與產業領域和企業的有機結合,逐步匯聚地方以及行業產業資源,建立應用數學與產業發展基金,賦能“科創歷城”,提升產業發展能級。
      此次歷城區與山東大學的合作,是該區與駐地高校合作、充分發揮駐地高校優勢的一個縮影。
      歷城區范圍內現有高??蒲性核?8所,目前與該區合作的項目有11個,在助力“五個濟南”建設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其中,該區與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共建山東省農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暨北方種子交易中心,目前該項目已成功落地唐王街道,預計2021年10月竣工,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推動農業科研、成果轉化和技術推廣的有效銜接,有力促進歷城區乃至全市、全省的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與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共建濟南超級計算技術研究院,建成后主要開展技術研發、技術轉移、科技成果轉化、科技服務、產業孵化運營等工作,將實現孵化培育50-70家高新技術企業,形成150項以上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與成果,“雙招雙引”引進20名高層次人才,到2025年,研究院及附屬企業將創造20億元以上的經濟價值;
      與上海大學紹興研究院共建高熵陶瓷新材料項目,以高熵陶瓷新材料在高新技術領域的應用開發和產業化為主要合作方向,共建高熵陶瓷材料研究機構,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醫療大健康、數字文化創意等產業化領域,未來建成院士(高端人才)工作站、博士后工作流動站等高端人才的聚集地、研發地和產業化示范基地,助力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升級規劃建設。
    編輯: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