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全力打造產教融合的“濟南樣板”

    發布日期:2021-05-21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現如今,“技術改變生活”讓人深信不疑,“職業技術教育是教育強國羽之一翼”的理念更是深入人心。隨著2021年職業教育活動周全國啟動儀式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開幕式以及職業教育系列活動拉開帷幕,一場代表了“山東特色、中國氣派、世界水平”的職業教育盛會展現在世人面前。“技能:讓生活更美好”——以此為主題切入職業技術教育,道明了兩個顛撲不破的道理:其一,人生在世總要一技傍身,強大的職業技能是幸福生活的根基;其二,每一次社會變遷,都是技術飛躍和普及的結果。
      在當下,“技能讓生活更美好”是一個個肉眼可見的事實。當越來越多的“高精尖”應用到日常生活,當越來越多的“黑科技”轉化為真實場景,人們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技術如空氣”“技能如呼吸”。在盡享“技術便利”的同時,很多人業已感受到,這是因職業教育發展而釋放的紅利。今年的職業教育活動周,將開展“技能服務美好生活”活動,為市民群眾提供防疫知識宣傳、健康護理、生活服務、家電維修保養、傳統工藝、職業禮儀、環境保護、進城務工常識普及等服務,職業院校和行業企業還將組織師生、職工把技術技能送到田間地頭和養殖農牧場,深入開展技能服務鄉村振興活動。這些活動,無一不是以沉浸式體驗,闡釋“技能成就出彩人生”“技能服務美好生活”,營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學習技能、享有技能的技能型社會氛圍。
      技能型社會的成型,需要凝聚“工匠精神”的共識,更離不開教育與產業的深度對接。毫無疑問,一個成熟完善的職業教育體系,是“工匠精神”和產業提升的完美載體。隨著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實體經濟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一些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核心職能崗位亟需人才填充。讓職業教育打破現實瓶頸,突破學歷的“天花板”,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是全社會對于職業教育的新期待,也是職業教育實現下一個“華麗轉身”的新可能。
      為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構建新型職業教育體系,2020年初,教育部和山東省啟動共建全國首個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一場職業教育的大改革在齊魯大地迎風而起。在此期間,省會濟南更是主動對接國家戰略,適應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和打造國家中心城市的現實需求,通過產教融合促進產城融合,貢獻出極具本地特色的職業教育發展“濟南方案”。2020年,濟南市出臺《關于提質培優建設濟南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實施方案》,確立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路線圖”;圍繞政策落地,撤藩籬破壁壘,出臺12個配套文件,明確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建設“施工圖”;建立校企合作、雙元制、職教集團、專業水平評估等一批重要制度;部署專業優化調整、辦學自主權落實、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等一批重大改革。通過一系列深入而全面的扎實操作,濟南拓寬了“大國工匠”的成長之路,打造了產教融合的地方樣板。
      技術改變世界,技能催生夢想。只有積極打造職業教育的新地帶,才能打通個人夢想和城市未來的互動通道;只有持續培養大國工匠的“新部落”,才能積滿城市人才資源的“蓄水池”。總而言之,由職業教育發展推動的技術技能發展,必然加速各種技術利好的溢出,為個人成長帶來新機,為城市發展提供動能,這也是2021年職業教育活動周所要傳達的深刻啟示。而如何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辦學模式和培養模式,創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職業教育新路徑,則有待于新的探索和實踐。
    編輯:姚立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