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濟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生鮮燈”專項檢查,督促經營者嚴格落實法規要求,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在銀座超市玉函店,生鮮肉銷售區域頂部和冷藏柜的燈具,已全部更換為日光型照明燈具。“這是一個好消息,能看到食材的本色。”正在采購的徐女士表示,“肉質是否新鮮,果蔬品相好不好,消費者更容易分辨了,能夠更加理性地進行選購。”
據介紹,新修訂的《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將于今年12月1日起生效。辦法規定,銷售生鮮食用農產品,不得使用對食用農產品的真實色澤等感官性狀造成明顯改變的照明等設施誤導消費者對商品的感官認知。對此,市市場監管局及時下發《關于規范市場銷售生鮮食用農產品照明設施使用的通知》,在全市部署開展“生鮮燈”檢查和規范工作。前期,對生鮮食用農產品銷售者開展宣貫培訓工作,學習有關照明設施的判定標準和處罰規定。組織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專賣店等經營單位對照《辦法》自查整改,引導銷售者主動更換符合要求的照明設施。
自8月份“生鮮燈”專項檢查以來,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共檢查各類經營主體8000余家次。截至目前,銀座、大潤發、家家悅等15家大中型連鎖超市和7家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已基本完成燈具更換,全市71家農貿市場正在逐步更換符合要求的燈具,預計12月1日前完成更換工作。
市市場監管局將結合落實“兩個責任”,把“生鮮燈”整治納入日常監管重點,持續開展檢查和規范,督促經營者嚴格落實法規要求,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同時,市場監管部門也將堅持依法行政、文明公正執法、包容審慎監管,不盲目抬高燈具使用標準,只要不對食用農產品的真實色澤等感官性狀造成明顯改變、不對消費者產生誤導的,就可以正常使用,不給經營者增加額外負擔。